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海洋低氧环境底栖有孔虫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全球变暖和人为活动不断加剧海洋低氧环境发生的频率和范围,低氧对全球海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造成重大影响.底栖有孔虫能够广泛适应生存在各种海洋低氧环境中,是极少数能适应低氧环境的真核生物之一,底栖有孔虫对低氧环境的响应及适应机制研究是海洋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话题,至今仍存在很多谜团.本文总结了不同海洋低氧环境活体底栖有孔虫分布特征、活体底栖有孔虫对人为诱导低氧环境的响应、低氧环境下底栖有孔虫外壳化学组成特征、低氧环境下底栖有孔虫的生存机理,期望为后续推进海洋低氧环境下底栖有孔虫相关研究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底栖有孔虫作为古海洋环境重建的重要工具,对我们了解全球海洋低氧环境的历史演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展望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有孔虫细胞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从系统发生学上认识真核生物对低氧环境适应的历史演化进程,为利用有孔虫作为工具更好地重建和预测海洋低氧环境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有孔虫;低氧;无氧;底栖;沉积物;反硝化
作者姓名:
徐昭萌;刘素美
作者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23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昭萌;刘素美-.海洋低氧环境底栖有孔虫研究进展)[J].地学前缘,2022(05):59-72
A类:
海洋低氧
B类:
低氧环境,底栖有孔虫,全球变暖,暖和,人为活动,全球海洋,洋底,底栖生物,生物群落结构,重大影响,极少数,真核生物,适应机制,海洋研究,热点话题,谜团,活体,下底,外壳,化学组成,组成特征,古海洋环境,历史演化,演化进程,展望未来,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系统发生,发生学,环境适应,测海,无氧,沉积物,反硝化
AB值:
0.2223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