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云南东部江川生物群中的香肠状疑难化石——Tawuia化石属性的新解释
文献摘要:
云南东部伊迪卡拉(震旦)系顶部灯影组旧城段的江川生物群是华南又一大类丰富且多样化的宏体化石群,其以碳质压膜的方式保存.在该生物群中,我们发现大量香肠状碳质压膜的宏体化石,与成冰(南华)纪全球大冰期之前中、新元古代地层中广泛分布的Tawuia碳膜化石的大小、形态非常相似.其最大宽度达4.5 mm,最大长度可达4 cm,长宽比均>2,膜面光滑,未见其他稳定纹饰,有的化石标本边缘碳质保存较多,可见深黑色边缘环带.但部分化石保存的形态与常见的直棒状I形、U形、C形Tawuia化石相比却较为特殊,呈现直角L形、8字形、宽U形、环状O形等多种保存形态,个别标本弯折部位可见明显的碳质增厚和横脊纹残留,边缘残存有大小不一的刺状突起构造.这类特异形态保存的似Tawuia化石显然不能解释为以往较为公认的浮游型叶状体藻类,而可能与冰期前的新元古代早期鲁西、淮南宏体化石群中的疑似蠕形动物亲缘的化石有传承关系.上述新发现的化石形态表明:似Tawuia的碳膜宏体化石可能是多源属性的早期多细胞生物.其中短带至长带状叶状体,可见短柄突起及疑似固着器构造的化石可确认为底栖宏体藻类;多数的叶状体推测为香肠状或长囊状,生活史中包含远洋浮游的类型,可能归属于原始不分枝的多核体藻类或早期分化出的中空囊状的多细胞藻类;本文展示的部分规则变形的似Tawuia化石,更可能是两侧对称动物亲缘的,生活于近海的底栖生物体发生主动扭曲后,被特异埋藏所呈现出的特殊保存形态,而随机浮游或表栖的多细胞藻类死亡沉积时不会形成类似形态的化石.
文献关键词:
伊迪卡拉纪旧城段;江川生物群;似Tawuia化石;多源属性;两侧对称动物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玉兰;王浩;刘傲然;李明;梁永忠;周颖;唐烽;任留东
作者机构: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贵阳,550025;自然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北京,100037;贵州省地矿局111地质大队,中国贵阳,550081;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家庄,050031;云南云天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昆明,650300;伦敦大学学院地球科学系,英国伦敦,WC1E6BT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玉兰;王浩;刘傲然;李明;梁永忠;周颖;唐烽;任留东-.云南东部江川生物群中的香肠状疑难化石——Tawuia化石属性的新解释)[J].地质论评,2022(05):1585-1603
A类:
江川生物群,Tawuia,伊迪卡拉,蠕形动物,多源属性,多核体,两侧对称动物,伊迪卡拉纪旧城段
B类:
香肠,疑难,新解释,震旦,灯影组,华南,化石群,碳质,南华,冰期,新元古代,代地,碳膜,大长度,长宽比,面光,纹饰,化石标本,质保,深黑色,环带,棒状,直角,字形,弯折,增厚,残存,存有,大小不一,突起,异形,浮游,叶状体,藻类,鲁西,淮南,亲缘,新发现,多细胞,中短,带至,长带,短柄,固着,生活史,远洋,归属于,不分,分枝,中空,分规,近海,底栖生物,生物体,埋藏
AB值:
0.2817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