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贵阳地铁1号线氡浓度特征及其潜在健康效应评估
文献摘要:
地铁轨道交通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首选,但作为较封闭的地下空间环境易导致氡积聚,对于工作人员和乘客存在潜在的电离辐射暴露风险,有必要进行监测评估.贵阳地铁1号线于2018年12月开通运营,所穿越地层主要为碳酸盐岩,该地层风化过程中常常产生氡异常,尤需引起关注.本研究利用RAD-7电子测氡仪,分别于2020年7月29日和2021年1月7日对该地铁全线20个地下站点及车厢中空气氡浓度进行监测,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估算人员暴露剂量,评估潜在健康效应.结果 表明:贵阳地铁1号线氡浓度水平为9.6~ 257.5 Bq/m3,均值为38.9 Bq/m3,高于我国主要城市地铁氡平均值(28.9 Bq/m3),低于国外平均值(105.2 Bq/m3);且不同站点存在较大差异,整体上氡浓度夏季低于冬季.计算发现,站内工作人员因氡及其子体暴露导致的有效剂量为0.28 mSv/a,小于天然背景辐射值(约为2.4 mSv/a),属于低剂量辐射范围,不存在健康风险.
文献关键词:
地铁;氡;电离辐射;低剂量;健康效应评估
作者姓名:
翁绪;罗维均;王彦伟;贾玉鹤;王世杰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8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贵州普定562100;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贵州安顺561000;沈阳市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沈阳1100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翁绪;罗维均;王彦伟;贾玉鹤;王世杰-.贵阳地铁1号线氡浓度特征及其潜在健康效应评估)[J].地球与环境,2022(01):131-139
A类:
B类:
贵阳,氡浓度,浓度特征,健康效应评估,地铁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空间环境,积聚,乘客,电离辐射,辐射暴露,暴露风险,监测评估,开通,越地,碳酸盐岩,风化过程,氡异常,研究利用,RAD,测氡仪,全线,地下站,车厢,中空,气氡,时空变化特征,露剂,浓度水平,Bq,城市地铁,同站,度夏,站内,氡及其子体,有效剂量,mSv,背景辐射,低剂量辐射,辐射范围,健康风险
AB值:
0.4354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