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卫星和地面观测的中国典型城市群对流层内臭氧时空变化特征
文献摘要:
为了探明近年来中国典型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臭氧(O3)污染的发生规律,利用2005—2020年OMI-MLS(臭氧监测仪-微波临边探测器)对流层O3柱总量探测数据以及2015—2020年地面O3浓度监测数据分析我国三大城市群O3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趋势,结果表明:①对流层O3柱总量月峰值和年均值均呈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的特征,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对流层O3柱总量均在夏季〔分别为50.0和44.4 DU(dobson unit)〕最高,而珠三角城市群在春季(42.2 DU)最高.②三大城市群对流层O3柱总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同的特征,京津冀城市群对流层O3柱总量呈东南高于西北的特征,长三角城市群对流层O3柱总量随纬度升高而增大,珠三角城市群对流层O3柱总量南北局地差异较小;海拔对对流层O3柱总量的空间分布有一定影响,海拔越高,对流层O3柱总量越低.③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对流层O3柱总量均呈逐年显著升高的趋势,年均增长量分别为0.25、0.28和0.27 DU,其中,京津冀城市群在对流层O3柱总量较低的秋冬季年均增长(0.29 DU)最快,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分别在对流层O3柱总量最高的夏季和春季增长最快,均为0.39 DU.④卫星探测的对流层O3柱总量与地面监测的O3日最大8 h滑动平均浓度(简称"O3-8 h浓度")在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相关性明显,而在珠三角城市群相关性较差.⑤O3-8 h浓度呈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的特征,其中,京津冀城市群O3-8 h浓度在2018年(110.9μg/m3)最高,空间上由2016年之前的北高南低转变为南高北低,多数城市O3污染较重且达标率较低;长三角城市群2017年O3-8 h浓度(106.7μg/m3)最高,2016年起O3-8 h高浓度中心由东北逐渐向西部内陆迁移,沿海城市达标率增加;珠三角城市群O3污染程度最轻,达标城市较多,但O3-8 h浓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在2019年达最高值(100.4μg/m3),且中心城市上升速率远大于外围城市.研究显示,中国三大城市群对流层O3柱总量和O3-8 h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存在显著差异,造成差异的因素也不同.
文献关键词:
臭氧(O3);臭氧监测仪-微波临边探测器(OMI-MLS);地面监测;典型城市群;时空变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云飞;包云轩;刘端阳
作者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和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0044;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08;江苏省无锡学院物联网设备超融合应用与安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 无锡 214105;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云飞;包云轩;刘端阳-.基于卫星和地面观测的中国典型城市群对流层内臭氧时空变化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22(03):719-730
A类:
dobson
B类:
地面观测,中国典型城市,典型城市群,对流层,时空变化特征,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O3,发生规律,OMI,MLS,臭氧监测,监测仪,临边探测,探测器,监测数据分析,国三,三大城市群,时空分布特征,演变趋势,月峰,年均值,DU,unit,纬度,局地,对对,有一定影响,长三角和珠三角,增长量,秋冬季,地面监测,滑动平均,平均浓度,北高南,达标率,内陆,沿海城市,污染程度,最轻,最高值,中心城市,市上,上升速率,远大于,围城
AB值:
0.1734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