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巴瑞替尼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评价巴瑞替尼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纳入对外用药物治疗不敏感或不耐受的中重度AD患者。治疗前由皮肤科医生和患者完成4项量表评估,包括研究者整体评估(IGA)、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瘙痒数字评价量表(NRS)以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同时留取患者皮疹照片并行血常规、生化指标及总IgE检查,除外禁忌后予口服巴瑞替尼2 mg/d治疗16周。治疗开始后在第1、2、4、8、12、16和20周定期随访,评估以上4种评分,并记录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结果:纳入24例AD患者,均完成16周的药物治疗和20周的随访观察。4种评分开始治疗后20周内均呈持续下降趋势。第20周时,IGA评分由基线(4.13 ± 0.61)分降至(1.12 ± 0.49)分(
t = 22.70,
P < 0.001),EASI评分由(37.59 ± 14.86)分降至(4.53 ± 3.78)分(
t = 10.55,
P < 0.001),NRS评分由(6.83 ± 2.26)分降至(0.72 ± 0.58)分(
t = 10.69,
P < 0.001),DLQI评分由(18.67 ± 8.64)分降至(1.39 ± 0.85)分(
t = 8.40,
P < 0.001)。随访期间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3例在开始口服药物时出现胃部不适,继续治疗后症状消失;3例出现急性过敏表现(1例过敏性结膜炎、2例急性荨麻疹),使用抗组胺药物后很快缓解且无复发。
结论:巴瑞替尼可为AD尤其是外用药物控制不佳、需考虑加用系统药物的中重度AD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文献关键词:
皮炎,特应性;Janus激酶类;蛋白激酶抑制剂;治疗结果;巴瑞替尼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擘;宋晓婷;廖双璐;于淼;栾婷婷;李若瑜;赵作涛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皮肤病分子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3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擘;宋晓婷;廖双璐;于淼;栾婷婷;李若瑜;赵作涛-.巴瑞替尼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04):304-307
A类:
研究者整体评估
B类:
巴瑞替尼,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疗效和安全性,安全性观察,AD,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外用药物,不敏,不耐受,皮肤科医生,量表评估,IGA,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瘙痒,数字评价量表,NR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留取,皮疹,行血,血常规,IgE,除外,禁忌,定期随访,随访观察,分由,严重不良反应,口服药物,胃部不适,症状消失,过敏性结膜炎,急性荨麻疹,抗组胺药物,很快,药物控制,治疗选择,Janus,酶类,蛋白激酶抑制剂,治疗结果
AB值:
0.30816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