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手术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25~64岁,BMI 18~30 kg/m 2,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40):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对照组(C组)。T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开始至术毕刺激合谷、足三里和三阴交穴,频率2/100 Hz,疏密波,刺激强度以患者所能耐受的最大电流为宜;C组在合谷、足三里及三阴交穴贴电极片,但不给予穴位电刺激。记录患者苏醒期Ramsay镇静评分和VAS评分,采用RSS躁动评分评价躁动发生情况;于麻醉诱导前(T 1)、术毕(T 2)、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 3)和拔除气管导管后15 min(T 4)时采集肘正中静脉或颈内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和IL-10浓度;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量;记录术后心动过速、心动过缓、高血压、低血压、呼吸抑制、苏醒延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与C组比较,T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减少,T 2~4时血清IL-6浓度降低,血清IL-10浓度升高,Ramsay镇静评分增加,躁动发生率降低( P<0.05);2组患者VAS评分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降低胸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文献关键词:
电刺激疗法;胸腔镜;苏醒谵妄
作者姓名:
孟祥硕;李建立;张婧;韩霜;蔚冬冬
作者机构:
河北省人民医院麻醉科,石家庄 050051;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院,张家口 075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孟祥硕;李建立;张婧;韩霜;蔚冬冬-.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22(02):147-150
A类:
B类:
经皮穴位电刺激,胸腔镜手术,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择期,全身麻醉,不限,m ,ASA,麻醉诱导,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穴,疏密波,刺激强度,所能,能耐,最大电流,电极片,Ramsay,镇静评分,VAS,RSS,躁动评分,T ,拔除,除气,气管导管,即刻,肘正中静脉,颈内静脉,血样,丙泊酚,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后心,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苏醒延迟,恶心呕吐,躁动发生率,术后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胸,抑制炎症,电刺激疗法,苏醒谵妄
AB值:
0.2662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