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北方树木秋季物候的过程模拟及其区域分异归因
文献摘要:
揭示温带落叶树木秋季物候的发生机理对提高生态系统固碳量和植被生产力的预估精度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低温和光周期乘积模型模拟了 1981-2014年中国北方温带90余个站点6个树种的叶始变色期和落叶末期,并对逐站点-物种的最优模型进行了模拟精度评价,分析了最优模型模拟精度的时空差异及其随水分梯度的空间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在诱导叶片衰老方面,光周期缩短的影响通常大于温度降低的影响.据此建立的叶始变色期和落叶末期最优模型模拟的平均均方根误差分别为6.9 d和6.0 d,模拟与观测时间序列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的比例分别为71.4%和83.6%;(2)最优模型对区域平均和多年平均叶始变色期和落叶末期模拟的绝对误差小于2.4 d,但模拟日期的时空变幅通常小于观测日期,这与秋季物候发生日期的高度时间变异性密切相关;(3)水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叶片衰老诱导途径的选择,表现为光周期缩短诱导叶片衰老的叶始变色期最优模型所占比例在干旱和半干旱区大于湿润和半湿润区,而最优模型的模拟精度在湿润和半湿润区高于干旱和半干旱区.该研究验证了低温和光周期乘积模型在中国温带地区的适用性,并揭示了水分条件对秋季物候发生机理和模拟精度的影响.
文献关键词:
秋季物候;模拟;低温和光周期乘积模型(TPM);模拟效果的时空特征;水分依赖性;温带落叶树木
作者姓名:
陈奕竹;郎伟光;陈效逑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奕竹;郎伟光;陈效逑-.中国北方树木秋季物候的过程模拟及其区域分异归因)[J].植物生态学报,2022(07):753-765
A类:
温带落叶树木,模拟效果的时空特征,水分依赖性
B类:
中国北方,秋季物候,过程模拟,区域分异,发生机理,生态系统固碳,固碳量,植被生产力,研究利用,光周期,乘积模型,模型模拟,余个,树种,变色,最优模型,模拟精度,精度评价,时空差异,水分梯度,空间变化,导叶,叶片衰老,老方,观测时间,区域平均,绝对误差,变幅,生日,时间变异性,水分条件,半干旱区,半湿润,湿润区,中国温带,TPM
AB值:
0.26016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