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典型生态系统GPP的季节变异及其影响要素
文献摘要:
总初级生产力(GPP)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重要组分之一,明晰GPP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对深入认知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鲜有研究基于多站点通量监测阐明不同类型生态系统GPP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基于ChinaFLUX,沿着东西水热梯度分布的草地样带选择内蒙古温带草原(内蒙古站)、高寒灌丛-草甸(海北站)和高寒草地(当雄站)作为研究对象,沿着南北森林样带选择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长白山站)、千烟洲亚热带常绿针叶人工林(千烟洲站)和鼎湖山亚热带常绿针阔混交林(鼎湖山站)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机器学习等统计方法,探讨GPP的季节变化特征、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甄别不同生态系统间的差异性.研究发现,(1)3种典型生态系统GPP的季节动态整体呈单峰分布,且森林生态系统GPP高于草地和灌丛.(2)全子集回归等分析发现,草地生态系统GPP与土壤含水量(CSW)、叶面积指数(LAI)和气温(ta)呈正相关,与饱和水汽压差(Dvp)呈负相关,而灌丛和森林生态系统GPP的影响因子主要为ta和光合有效净辐射(RPA),与水分因子的关系较弱.在季节干旱期间,千烟洲站GPP与CSW和Dvp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3)方差分解和随机森林结果表明,水分是草地生态系统GPP季节变异的主导因子,其解释比重高于30%;温度是高寒灌丛(海北站)和温带落叶针叶林(长白山)生态系统GPP变异的主导因子,其解释比重接近或高于50%;辐射是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鼎湖山和千烟洲站)GPP变异的主导因子,其解释比重高于50%.在季节性干旱期间,水分因子对千烟洲站GPP变异的解释比重高于对其他灌丛和森林站点的.因此,在中国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中,生长季GPP变异的驱动要素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其中在干旱和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中,水分(CSW和Dvp)是GPP变异的主要影响要素,而在森林和灌丛生态系统中,温度或辐射为GPP的主要驱动要素.该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GPP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要素,也可为中国碳循环的准确模拟提供数据基础和参数依据.
文献关键词:
GPP;季节变异;影响要素;典型生态系统;机器学习;异质性响应
作者姓名:
姜鹏;秦美欧;李荣平;孟莹;杨霏云;温日红;孙沛;方缘
作者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16;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辽宁分院,辽宁 沈阳 110016;沈阳区域气候中心,辽宁 沈阳 110016;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北京 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姜鹏;秦美欧;李荣平;孟莹;杨霏云;温日红;孙沛;方缘-.中国典型生态系统GPP的季节变异及其影响要素)[J].生态环境学报,2022(04):643-651
A类:
Dvp
B类:
国典,典型生态系统,GPP,季节变异,影响要素,总初级生产力,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生态系统碳循环,碳循环过程,多站点,季节变化,ChinaFLUX,西水,水热,热梯度,样带,温带草原,高寒灌丛,草甸,海北,北站,高寒草地,当雄,长白山,针阔混交林,常绿,人工林,鼎湖山,统计方法,甄别,季节动态,单峰,森林生态系统,和灌丛,全子集回归,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含水量,CSW,叶面积指数,LAI,ta,饱和水汽压差,光合,净辐射,RPA,干旱期,方差分解,主导因子,落叶,叶针,针叶林,重接,亚热带森林,季节性干旱,生长季,驱动要素,半干旱草地,丛生,拟提,数据基础,异质性响应
AB值:
0.285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