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单调坐姿作业疲劳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从事长时间单调坐姿作业人员的生理和心理疲劳的影响因素,探讨由于长时间采用坐姿工作而带来的职业疲劳问题。方法:于2021年1月,选择某制造业坐姿工作人员30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连续4h的模拟坐姿装配作业,采用《疲劳自觉症状量表》(Borg's RPE)获取调查对象的主观疲劳评价、单调感数据,采用多导生理记录仪测量调查对象的肌电信号变化,采用无线传感动作捕捉及力学评估系统获取研究对象的运动学参数和身体姿态相关指标,评估作业者的疲劳状态。结果:从事单调的作业任务时,作业人员的单调感与主观疲劳感呈现了明显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76~0.988( P<0.05)。工作开始初期,颈部的主观疲劳感更明显( P=0.046)。随着工作时间延长,背部疲劳感明显高于颈部( P=0.029)。调查对象工作4 h后,背部竖脊肌肌电平均功率频率值出现明显下降( P=0.025)。身体姿态数据显示,肩颈部指标在工作约2 h开始出现明显变化( P颈部=0.032, P肩部=0.021)。腰臀部指标在工作约4 h开始出现明显变化( P左臀=0.031, P右臀=0.028)。颈部的弯曲角度先增加,后减小;腰臀部的屈曲角度随着工作时间延长持续增加。 结论:单调坐姿作业对作业者的疲劳影响主要体现在腰背部,作业的单调感加剧了作业者的主观疲劳感受,应考虑给予作业者相应的劳动保护,合理设置作业内容,建议每间隔2 h,作业者进行适当的活动或短暂的休息。
文献关键词:
坐姿作业;疲劳评价;运动学分析;单调感
作者姓名:
王天博;郭伏;吕伟;宁作江
作者机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系,沈阳 110136;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系,沈阳 110057;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车身车间,沈阳 110143
引用格式:
[1]王天博;郭伏;吕伟;宁作江-.单调坐姿作业疲劳研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22(12):914-917
A类:
坐姿作业,单调感
B类:
作业疲劳,作业人员,心理疲劳,职业疲劳,4h,装配作业,自觉症状,Borg,RPE,疲劳评价,记录仪,肌电信号,无线传感,感动,动作捕捉,评估系统,运动学参数,身体姿态,疲劳状态,作业任务,疲劳感,工作时间,背部,竖脊肌,电平,平均功率,肩部,臀部,弯曲角度,屈曲,腰背,劳动保护,合理设置,作业内容,每间,休息,运动学分析
AB值:
0.3196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