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烟酰胺核糖对百草枯中毒小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烟酰胺核糖(Nicotinamide riboside,NR)对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小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于2017年4至7月,选择清洁级雄性BALB/C小鼠80只,将其中40只小鼠随机均分4组,每组10只。PQ组:以25% PQ溶液(60 mg/kg)灌胃染毒;PQ+NR组:等量灌胃染毒,且灌胃前1 h腹腔注射(300 mg/kg)的NR;Control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NR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且灌胃前腹腔注射等量的NR(300 mg/kg)。观察并记录PQ中毒小鼠一般状况,同时每半小时观察并记录,统计染毒后72 h的各组死亡数,计算各组小鼠生存曲线。将另40只小鼠同样方法进行造模和分组,PQ灌胃后24 h,麻醉必死,摘眼球留取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等方法检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开胸取肺组织,测肺干湿重比(D/W)比值,光镜下观察肺病理变化并评分,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沉默调节蛋白1抗原(Sirt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表达变化情况。结果:Control组和NR组小鼠的一般状况和行为正常;与Control组和NR组比较,PQ组小鼠一般状况差,精神萎靡、蜷缩、皮毛紊乱,活动、进食、大小便减少;与PQ组比较,PQ+NR组小鼠各症状均减轻。染毒后72 h的存活率:与PQ组(40%)比较,PQ+NR组(80%)存活率提高(
P=0.029)。与Control组和NR组比较,PQ组小鼠D/W比值明显下降、光镜下肺病理学评分明显上升,TNF-α、IL-6、MPO水平明显上升,SOD水平明显下降,MDA水平明显上升;Caspase-3活力明显上升(
P<0.01)。Sirt1和Nrf2蛋白表达量(1.02±0.14、0.82±0.06)明显下降(
P=0.004、0.023)。与PQ组比较,PQ+NR组D/W比值(0.10±0.10)明显上升,光镜下肺病理学评分(7.40±0.51)下降,TNF-α(33.00±0.65)pg/ml、IL-6(52.23±4.23)pg/ml、MPO(0.23±0.01)μg/ml水平明显下降,SOD(9.28±0.45)U/mgprot水平明显升高,MDA(0.78±0.02)mmol/mgprot水平明显下降,Caspase-3(222.80±7.59)%活力明显降低,Sirt1和Nrf2蛋白表达量(1.62±0.16、1.06±0.04)明显升高(
P=0.048、0.035)。
结论:PQ中毒可致小鼠急性肺损伤,而NR能抑制PQ中毒小鼠炎症反应、氧化损伤及细胞凋亡,对PQ中毒所致的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Sirt1、Nrf2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
文献关键词:
烟酰胺核糖;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氧化应激损伤;炎症反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范兴恳;许昌琴;曹凯强;赵光举;洪广亮;卢中秋
作者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苍南医院急诊科,苍南 3258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医学中心,温州 325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范兴恳;许昌琴;曹凯强;赵光举;洪广亮;卢中秋-.烟酰胺核糖对百草枯中毒小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22(08):561-567
A类:
PQ+NR
B类:
烟酰胺核糖,百草枯中毒,Nicotinamide,riboside,Paraquat,BALB,灌胃,染毒,等量,腹腔注射,Control,生理盐水,水灌,半小时,死亡数,生存曲线,必死,眼球,留取,血标本,酶联免疫吸附,小鼠血清,血清肿瘤,髓过氧化物酶,MPO,开胸,肺组织,干湿,湿重,光镜,肺病,病理变化,比色法,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免疫印迹法,blot,组织沉默,调节蛋白,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表达变化,萎靡,蜷缩,皮毛,进食,大小便,pg,ml,mgprot,急性肺损伤,氧化损伤,伤及,达来,氧化应激损伤
AB值:
0.2440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