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青少年遭受同伴欺凌与抑郁症状关系的纵向交叉滞后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青少年不同类型欺凌行为和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预防青少年同伴欺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2019年9月(T1)和2020年9月(T2)对安徽省淮北市1 687名青少年队列随访数据,采用交叉滞后回归方法探讨不同类型同伴欺凌与抑郁症状的相互关系.结果 T2时遭受欺凌行为(躯体欺凌、言语欺凌、关系欺凌、网络欺凌)和抑郁症状得分均低于T1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60,8.61,7.24,3.76,8.29,P值均<0.01).两个时期青少年的欺凌行为与抑郁症状之间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显示,T1时期的遭受躯体、言语、关系和网络欺凌均能正向预测T2时期的抑郁症状(β值分别为0.06,0.04,0.12,0.05),T1时期的抑郁症状也能正向预测T2时期遭受躯体、言语、关系和网络欺凌(β值分别为0.07,0.10,0.13,0.10)(P值均<0.05).结论 青少年同伴欺凌与抑郁症状之间相互影响,存在一定的双向关联.
文献关键词:
暴力;抑郁;精神卫生;回归分析;青少年
作者姓名:
何阳;陈珊珊;袁梦园;李泳汉;常俊杰;张婷婷;汪耿夫;苏普玉
作者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出生人口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口健康与优生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阳;陈珊珊;袁梦园;李泳汉;常俊杰;张婷婷;汪耿夫;苏普玉-.青少年遭受同伴欺凌与抑郁症状关系的纵向交叉滞后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22(10):1472-1475,1479
A类:
B类:
同伴欺凌,抑郁症状,交叉滞后分析,淮北市,少年队,随访数据,受欺凌,躯体,言语欺凌,关系欺凌,网络欺凌,两个时期,暴力,精神卫生
AB值:
0.19146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