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1-site/2-pKa表面络合模型预测土壤中Cd2+的吸附及生物有效性
文献摘要:
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与其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密切相关,本研究选取我国9个不同类型的非石灰性土壤,探究了Cd2+在土壤中的吸附过程.通过电位滴定获得土壤表面酸碱性质(pKa1和pKa2),基于1-site/2-pKa模型,使用ECOSAT和FIT拟合得到土壤与Cd2+的络合常数(lg K(SOCd+)),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很好地描述Cd2+在土壤中的吸附过程.为了进一步探究土壤性质对Cd吸附固定的影响,通过逐步回归分析了pKa1、pKa2、lg K(SOCd+)与土壤性质间的关系,发现土壤pH和CEC是pKa1的主控因子,土壤pH同时也是pKa2、lg K(SOCd+)的主控因子.为了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结合历史文献,基于土壤pH和CEC预测了历史文献中土壤表面酸碱性质和lg K(SOCd+),利用得到的参数预测了Cd的吸附过程,发现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该模型能解释86%的变异.此外,利用回归模型得到的结合常数预测了历史文献中土壤溶液中的Cd含量,发现模型预测的Cd含量与蚯蚓体内Cd含量同样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能解释83%的变异.本研究基于Cd2+在不同性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使用广义复合法建立的表面络合模型可以描述Cd2+在非石灰性土壤中的吸附与分配过程.
文献关键词:
Cd;表面络合模型;吸附行为;表面络合常数;生物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郁何敏;李焱;石振清;王玉军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所),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广州51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郁何敏;李焱;石振清;王玉军-.1-site/2-pKa表面络合模型预测土壤中Cd2+的吸附及生物有效性)[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06):1211-1220
A类:
ECOSAT,SOCd+,表面络合常数
B类:
site,表面络合模型,Cd2+,生物有效性,土壤中重金属,吸附行为,石灰性土壤,过电位,电位滴定,酸碱性,pKa1,pKa2,FIT,lg,土壤性质,吸附固定,逐步回归分析,CEC,主控因子,验证模型,历史文献,中土,用得,参数预测,实测值,结合常数,土壤溶液,蚯蚓
AB值:
0.25201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