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电位滴定法研究可变电荷土壤表面酸碱性质的进展
文献摘要:
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土壤富含铁铝氧化物,其土壤胶体表面电荷具有可变性,显著不同于温带地区的恒电荷土壤,因而称之为可变电荷土壤.开展可变电荷土壤的表面特性研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壤资源保护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电位滴定法是开展可变电荷土壤表面特性研究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本文首先总结了电位滴定法的实验条件设置对可变电荷土壤表观电荷零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应用电位滴定法结合表面络合模型开展可变电荷土壤酸碱特性的研究进展,分类讨论了黏土矿物组成、氧化物、有机质等相关影响因子对可变电荷土壤酸碱缓冲能力的影响,并展望可变电荷土壤表面酸碱缓冲能力的未来研究.本文将有助于初学者理解可变电荷土壤,呼吁更多学者关注可变电荷土壤的酸碱缓冲特性研究及其在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文献关键词:
可变电荷土壤;电荷零点;电位滴定;表面络合模型;土壤资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温晓翠;李九玉;宋洁;陶亮
作者机构: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50;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 510006;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210008;暨南大学环境学院,广州 5106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温晓翠;李九玉;宋洁;陶亮-.电位滴定法研究可变电荷土壤表面酸碱性质的进展)[J].土壤学报,2022(04):910-923
A类:
可变电荷土壤
B类:
电位滴定法,酸碱性,含铁,铁铝氧化物,土壤胶体,表面电荷,可变性,温带,称之为,表面特性,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壤资源,资源保护,接有,实验条件,电荷零点,表面络合模型,分类讨论,黏土矿物,矿物组成,有机质,缓冲能力,初学者,呼吁,缓冲特性,可持续利用
AB值:
0.1971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