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微生物16SrRNA测序技术对ICR小鼠传代后肠道菌群变化的分析
文献摘要:
为探讨不同代次雄性ICR小鼠生长发育与其肠道微生物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对16SrRNA基因V3~V4区测序,分析F0到F3代雄性ICR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和菌种组成.结果显示:1)从F0到F3代,组间微生物的Alpha多样性中的Chaol指数,Observed-species指数和香侬指数(Shannon)指数随代次积累显著降低(P<0.05),Simpson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2)从F0到F3代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F0、F1、F2和F3丰度分别为 83.3%、79.0%、81.8%和 90.3%)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s)(F0、F1、F2 和 F3 丰度分别为 6.0%、5.1%、4.0%和3.2%).3)F0,F1和F2代三组的优势菌属均为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F0、F1和F2丰度分别为83.1%、62.8%和38.2%),但F3代的一些未确认分类的菌属占比较高,丰度约为45.3%;从F0到F3代在属水平上微生物组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组的乳酸菌属丰度随代次的积累显著降低(P<0.05).4)对差异菌属进行了 KEGG差异代谢通路预测,发现乙醛酸盐代谢、胰岛素信号通路、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生物合成途径,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肽聚糖生物合成和糖酵解糖异生作用在F3代中显著降低,表明F3代氨基酸合成、糖类代谢等多条基础代谢通路受损.综上,本研究基于微生物16SrRNA测序技术对ICR小鼠传代后肠道菌群变化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和功能预测,发现微生物多样性发生改变,F0至F2代优势菌门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在F3代出现了较多的为确认分类菌属,并且在属水平上各组的乳酸菌属丰度随代次的积累显著降低,F3代氨基酸合成、糖类代谢等多条基础代谢通路受到影响.本研究有助于从肠道微生物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角度解释ICR雄性小鼠传代后出现的体重偏低等现象产生的原因.
文献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ICR雄性小鼠;16SrRNA测序;KEGG代谢通路预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璐瑶;孟琳;颛清芮;傅祥伟;侯云鹏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畜禽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100193;新疆农垦科学院省部共建绵羊遗传改良与健康养殖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璐瑶;孟琳;颛清芮;傅祥伟;侯云鹏-.基于微生物16SrRNA测序技术对ICR小鼠传代后肠道菌群变化的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2(07):126-136
A类:
B类:
16SrRNA,ICR,传代,后肠,肠道菌群变化,肠道微生物,V3,V4,F0,F3,小鼠肠道,肠道菌群多样性,菌种,Alpha,Chaol,Observed,species,Shannon,Simpson,优势菌,厚壁菌门,Firmicutes,F2,拟杆菌门,Bacteroides,乳酸菌,Lactobacillus,微生物组成,差异代谢通路,乙醛酸,胰岛素信号通路,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生物合成途径,萜类化合物,肽聚糖,糖酵解,糖异生,氨基酸合成,糖类,多条,基础代谢,功能预测,微生物多样性,代出,宿主,雄性小鼠
AB值:
0.2836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