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盐胁迫对稻米中矿质元素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探究盐胁迫对水稻糙米中抗氧化物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以'海红11'、'海红12'、'建新99'、'阳山香稻'、'香粘3号'和'泰香粘'等6个基因型水稻为材料,设置9个含有NaCl的土壤处理(0、0.5、1.0,1.5、2.0、2.5、3.0、3.5和4.0 g/kg),分别测定稻米中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植酸、花青素和总黄酮)和矿质元素(P、Fe、Zn、Mg、Se和Mn)的含量,并进行典型相关和典型冗余分析.结果表明:不同NaCl浓度处理下,1)稻米中花青素含量的累积受到基因型和NaCl处理相互独立的影响,而P、Zn、Fe和Se的含量均在互作效应上达到显著相关.2)在不同的NaCl处理中,除 1.5 g/kg的NaCl处理,'建新99'稻米中植酸含量均为最低,分别较其他8个处理中含量最高的基因型低72%~92%;除0.5、1.0和3.5 g/kg的NaCl处理,'海红12'稻米中抗坏血酸含量均为最高,分别较其他6个处理中含量最低的基因型高105%~566%;'海红11'、'海红12'和'建新99'稻米中总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基因型.3)对稻米中矿质元素和抗氧化物质进行典型相关和典型冗余分析.典型相关分析表明稻米中第Ⅰ对典型变量(U1,V1)相关系数λ为0.546(P<0.01),在这一对典型变量中,在一定范围内,随着Zn和Se含量的降低以及Fe含量的增加,稻米中抗坏血酸和植酸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典型冗余分析结果表明,第Ⅰ对典型变量中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变量组U1 对自身含量变异的解释程度为39.1%,矿质元素含量的变量组V1 对自身含量变异的解释程度为20.2%;同时,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变量组U1解释了矿质元素含量的变量组V1 总变异程度的11.7%,矿质元素含量的变量组V1解释了抗氧化物质含量变量组U1 总变异的6.0%.综上,不同NaCl处理下,抗坏血酸和植酸含量在不同基因型稻米中差异显著;除Mg外,其他矿质元素含量在不同NaCl浓度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在基因型和不同NaCl处理的互作效应下,稻米中Fe的含量分别与抗坏血酸和植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Zn和Se的含量分别与抗坏血酸和植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文献关键词:
稻米;抗氧化物质;矿质元素;盐胁迫;典型相关
作者姓名:
许江环;杨善;王盼盼;郭海峰;周鸿凯
作者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广东湛江524088
引用格式:
[1]许江环;杨善;王盼盼;郭海峰;周鸿凯-.盐胁迫对稻米中矿质元素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2(06):30-41
A类:
B类:
盐胁迫,稻米,中矿,元素和,抗氧化物质,水稻糙米,矿质元素含量,海红,阳山,香稻,NaCl,土壤处理,抗坏血酸,植酸,Mg,Se,Mn,冗余分析,花青素含量,相互独立,互作效应,上达,酸含量,总黄酮含量,典型相关分析,U1,V1,变量组,不同基因型
AB值:
0.1510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