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嘌呤能信号在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65岁以上人群重要的致盲眼病,其中干性AMD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嘌呤能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视网膜环境中,具有信号传导与神经调节的作用,其可诱导视网膜细胞死亡,调控小胶质细胞活性,参与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病理沉积物的生成以及视网膜水肿等病理反应,参与干性AMD的发展过程。本文就嘌呤能信号通路组成分子在RPE、光感受器等多种视网膜细胞的死亡、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调节、病理沉积物的生成以及炎症和氧化应激等多个干性AMD损伤机制的调控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黄斑变性;嘌呤能受体;综述
作者姓名:
胡一凡;孙晓东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上海市眼底病重点实验室 上海眼视觉与光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080
引用格式:
[1]胡一凡;孙晓东-.嘌呤能信号在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2(01):78-82
A类:
B类:
嘌呤能信号,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损伤作用,AMD,致盲,眼病,治疗手段,信号传导,神经调节,导视,视网膜细胞,细胞死亡,小胶质细胞,胶质细胞活性,氧化应激反应,沉积物,视网膜水肿,病理反应,RPE,光感受器,损伤机制,嘌呤能受体
AB值:
0.2881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