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新型Ⅰ类和Ⅱb类选择性HDAC抑制剂甲磺酸普依司他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体外药效学和作用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究新型Ⅰ类和Ⅱb类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甲磺酸普依司他(PM)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体外抑制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PM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PM对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HDAC底物乙酰化水平、细胞周期蛋白、凋亡相关蛋白和癌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PM对淋巴瘤细胞株SUDHL-4和SUDHL-6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够上调HDAC底物H3、H4和α-tubulin乙酰化水平。在细胞周期实验中,PM可诱导SUDHL-4、SUDHL-6细胞G
0/G
1期阻滞,Western blot显示PM能显著下调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2、Cdk4、Cdk6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Cyclin E的表达,上调CDK抑制蛋白p21的表达。在细胞凋亡实验中,PM可诱导SUDHL-4和SUDHL-6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显示PM通过激活Caspase3激酶和影响抗凋亡蛋白Bcl-2促进细胞内源性凋亡。此外,PM也能够下调癌基因标志蛋白MYC、IKZF1、IKZF3的表达。
结论:PM在体外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包括双打击淋巴瘤具有高效的生物活性,为PM应用于临床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依据。
文献关键词: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体外药效学;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婕;赵艾琳;李赫;杨林玉;陈俐娟;牛挺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内科,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婕;赵艾琳;李赫;杨林玉;陈俐娟;牛挺-.新型Ⅰ类和Ⅱb类选择性HDAC抑制剂甲磺酸普依司他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体外药效学和作用机制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22(09):753-759
A类:
SUDHL,Cdk4,Cdk6,IKZF3,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
B类:
HDAC,甲磺酸,他治,细胞淋巴瘤,体外药效学,组蛋白去乙酰化酶,PM,体外抑制,抑制活性,MTT,流式细胞术,blot,底物,凋亡相关蛋白,癌基因,淋巴瘤细胞,细胞株,H3,H4,tubulin,G
,调细,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2,Cyclin,D1,CDK,p21,Caspase3,抗凋亡,凋亡蛋白,Bcl,内源性,MYC,IKZF1,双打击,弥漫性
AB值:
0.2497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