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血小板输注无效在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发生率及临床意义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在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21年在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接受allo-HSCT后的55例CMML患者,根据移植后30 d内是否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分为血小板输注无效组和血小板输注有效组,比较两组造血重建、移植相关并发症及移植后1年生存情况。结果:①55例CMML患者中,男28例(50.9%),女27例(49.1%),中位年龄为44(12~63)岁。②14例(25.5%)患者移植后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41例(74.5%)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③血小板输注无效组血小板植入率明显低于血小板输注有效组(28.6%对100%, χ2=26.835, P<0.001),血小板植入的中位时间分别为67(33~144)d、21(9~157)d( χ2=2.696, P=0.010)。血小板输注无效组、有效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399, P=0.183; χ2=1.573, P=0.455)。④血小板输注无效组、有效组移植后1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35.4±13.9)%、(75.1±7.8)%( χ2=4.366, P=0.037),无白血病生存(LFS)率分别为(28.1±13.3)%、(65.3±8.2)%( χ2=3.226, P=0.072),移植相关死亡率(TRM)分别为(48.2±2.4)%、(9.0±0.25)%( χ2=4.747, P=0.009)。⑤血小板输注无效组移植后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血小板输注有效组[35.7%(5/14)对4.9%(2/41), χ2=6.934, P=0.009]。 结论:CMML患者allo-HSCT后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为25.5%,显著影响血小板植入率和植入速度,且移植后出血事件发生率增加、OS率降低、TRM增高。
文献关键词: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血小板输注无效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晨;赵晓甦;王昱;闫晨华;许兰平;张晓辉;刘开彦;黄晓军;孙于谦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造血干细胞移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晨;赵晓甦;王昱;闫晨华;许兰平;张晓辉;刘开彦;黄晓军;孙于谦-.血小板输注无效在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发生率及临床意义)[J].中华血液学杂志,2022(09):738-744
A类:
B类:
血小板输注无效,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CMML,allo,HSCT,血液病,注有,造血重建,相关并发症,生存情况,中位时间,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总生存,OS,LFS,关死,TRM,出血事件,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AB值:
0.1408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