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幕上肿瘤所致交叉性小脑失联络 18F-FDG PET/CT显像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幕上肿瘤所致交叉性小脑失联络(crossed cerebellar diaschisis,CCD)发生机制及 18F-FDG PET/CT显像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行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的86例幕上占位患者,观察并记录幕上病灶位置、数量、大小、SUVmax值、CT值、与基底节关系、是否伴发水肿等情况及小脑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index,AI)。比较CCD患者与非CCD患者间显像差异,分析幕上病灶SUVmax、最大径与小脑AI相关性。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 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86例患者中CCD患者14例,非CCD患者72例,CCD发生率16.3%;CCD患者与非CCD患者原发灶是否累及基底节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637, P=0.006);CCD患者小脑AI[(0.27±0.09),(0.05±0.02), t=6.847, P=0.003]、原发灶最大径[(3.98±1.09)cm,(2.36±1.61)cm, t=2.011, P=0.040]均大于非CCD患者。CCD患者小脑AI与原发灶最大径存在显著正相关( r=0.375, P=0.028)。 结论:18F-FDG PET/CT显像能辅助诊断交叉性小脑失联络。幕上肿瘤原发灶累及基底节区更易导致交叉性小脑失联络,原发灶大小与小脑AI具有相关性。
文献关键词:
幕上肿瘤;交叉性小脑失联络;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18F-脱氧葡萄糖
作者姓名:
杜敏;党娜;陈月芹;张谷青;孙占国;王小强
作者机构: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济宁 272000
引用格式:
[1]杜敏;党娜;陈月芹;张谷青;孙占国;王小强-.幕上肿瘤所致交叉性小脑失联络 18F-FDG PET/CT显像分析 )[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2(04):341-345
A类:
交叉性小脑失联络,diaschisis
B类:
幕上肿瘤,18F,FDG,PET,显像,crossed,cerebellar,CCD,发生机制,占位,病灶位置,SUVmax,伴发,发水,asymmetry,像差,统计学方法,卡方检验,原发灶,基底节区,辅助诊断,断交,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脱氧葡萄糖
AB值:
0.1945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