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的影像学
文献摘要:
影像学在嗜铬细胞瘤(PCC)和副神经节瘤(PGL)的诊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用于指导治疗。肿瘤相关易感基因的发现使人们对临床和影像学表型有了更好的了解。功能显像在PCC和PGL亚型中具有灵敏度和特异性优势,因此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已有几种靶向PCC和PGL特定受体和代谢过程的放射性药物被开发,包括
131I/
123I-间碘苄胍、6-氟-18-
L-3,4-二羟基苯丙氨酸、
18F-FDG和
68Ga-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OTA)-生长抑素类似物,其中2种已被用于治疗。该文重点关注目前用于PCC和PGL的显像方法,这些方法因临床表型和基因表型而异。
文献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生长抑素;MIBG;DOTATATE;FDOPA;FDG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艾米;宋少莉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 2000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艾米;宋少莉-.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的影像学)[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22(04):248-256
A类:
123I,FDOPA
B类: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CC,PGL,肿瘤相关,易感基因,影像学表型,显像,代谢过程,放射性药物,131I,间碘苄胍,苯丙氨酸,18F,FDG,68Ga,氮杂环,四乙,生长抑素类似物,注目,法因,临床表型,基因表型,MIBG,DOTATATE
AB值:
0.33059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