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计算机辅助测量对正常学龄前儿童肺血管体积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基于胸部CT定量测量探讨正常学龄前儿童肺内血管体积(IPVV)随生长发育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收集“数字肺”影像数据库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行胸部CT检查且结果正常的407例正常学龄前儿童的CT资料,男236例、女171例,月龄36(21,50)个月,范围1~72个月。使用“数字肺”肺血管自动检测工具分割肺内血管,并得到全肺、右肺、左肺及各肺叶的IPVV,计算IPVV
上/下及IPVV
左/右。根据月龄将受试者分为婴儿期(0~12个月)、幼儿期(13~36个月)和学龄前期(37~72个月),分别为30例(男17例、女13例)、175例(男95例、女80例)、202例(男124例、女78例)。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IPVV与月龄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月龄段间、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不同性别间IPVV、IPVV
上/下及IPVV
左/右的差异,并建立各个月龄段正常学龄前儿童IPVV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结果:全肺、右肺、左肺及各个肺叶的IPVV与月龄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男性为0.638~0.820,女性为0.683~0.791(
P均<0.001)。0~12个月的男、女童间全肺、右肺、左肺及各肺叶IPV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13~36个月男、女童间全肺、右肺、左肺及各肺叶IPV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37~72个月男、女童间全肺、右肺、左肺、双肺上叶IPV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男、女童3个月龄段间右肺IPVV
上/下(χ
2=14.00、12.87,
P=0.001、0.002)和左肺IPVV
上/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6.65、22.84,
P=0.036、<0.001),且随着月龄的增长呈递减趋势;同月龄段男、女童间IPVV
上/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不同月龄段及各月龄段不同性别间IPVV
左/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最后计算出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不同性别IPVV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结论:正常学龄前儿童肺血管的增长与月龄呈正相关,婴儿期男、女间IPVV无显著差异,而在幼儿期和学龄前期男童IPVV大于女童;下肺IPVV增长的速度快于上肺,而在左右肺之间无明显差异。
文献关键词:
儿童,学龄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肺内血管体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萌;沈聪;杨薇粒;银楠;问雷涛;郭佑民
作者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西安 710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萌;沈聪;杨薇粒;银楠;问雷涛;郭佑民-.基于计算机辅助测量对正常学龄前儿童肺血管体积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22(08):873-878
A类:
IPVV
B类:
计算机辅助测量,学龄前儿童,肺血管,胸部,定量测量,肺内血管体积,影像数据,自动检测,检测工具,右肺,肺叶,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不同月龄,Mann,Whitney,正常参考值范围,女童,双肺,上叶,呈递,男童,快于,体层摄影术,线计算
AB值:
0.1600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