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云南地区2005年至2014年原发性肝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云南地区2005年至2014年原发性肝癌临床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以期为本地区的肝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抽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5年至2014年首诊首治肝癌住院病例,应用统一、规范的调查问卷提取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和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 000例肝癌患者病例,年龄(53.2±11.2)岁,男女比例为5.99/1.00,近10年患者性别、年龄构成比无明显变化。受教育水平较低(小学或初中)患者的比例从21.8%增加到23.4%,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患者比例从58.0%下降至38.2%( P<0.001)。吸烟患者从58.8%下降至44.4%,不吸烟人群从41.2%上升至55.6%( P<0.001)。饮酒患者占比从46.4%下降至35.2%。晚期肝癌(C期和D期)患者比例增高,而A期、B期患者比例呈下降趋势( P<0.001)。HBsAg阳性比例呈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69%上升至2014年的82%( P=0.043)。HBeAg阳性比例呈平稳趋势( P=0.008)。2005年至2014年,肝癌患者的超声检查应用率从91.0%下降到58.0%( P=0.001),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检查使用率从81.0%增加到84.0%( P=0.050),磁共振成像检查从0上升至22%( P<0.001),PET/CT检查从0增加至3%( P=0.026)。手术患者占比有所增加( P=0.005),介入治疗患者占比无明显变化( P=0.590)。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且在过去10年间手术治疗患者占比呈上升趋势( P=0.005),介入治疗占比维持较高水平且无明显变化( P=0.590)。 结论:云南省肝癌患者发病年龄前移,男性占比是女性的近6倍,甲胎蛋白阳性率低,临床分期较晚等是目前云南地区肝癌防治面临的重大挑战。CT、磁共振成像、PET-CT等检查手段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治疗方式仍以手术和介入治疗为主。
文献关键词:
肝;肿瘤;流行病学;云南
作者姓名:
林艳苹;周永春;张强;陆彦霓;梅泽超;岑泳村;周海;袁中琴;谢琳
作者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云南省肿瘤医院癌症中心办公室,昆明 650118;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云南省肿瘤医院体检中心,昆明 650118;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云南省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昆明 65011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林艳苹;周永春;张强;陆彦霓;梅泽超;岑泳村;周海;袁中琴;谢琳-.云南地区2005年至2014年原发性肝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2(06):606-611
A类:
B类:
云南地区,原发性肝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肝癌防治,回顾性调查,随机抽样,首诊,住院病例,社会人口学,临床病理特征,数据统计分析,肝癌患者,男女比例,构成比,受教育水平,吸烟患者,不吸烟,吸烟人群,饮酒,晚期肝癌,HBsAg,HBeAg,超声检查,应用率,线计算,计算机断层摄影,断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检查,PET,手术患者,介入治疗,发病年龄,前移,甲胎蛋白,白阳,临床分期,仍以
AB值:
0.2794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