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双唾液酸乳糖-N-四糖改善肠道代谢微环境稳态抑制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理进程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双唾液酸乳糖-N-四糖(DSLNT)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大鼠肠道内容物低分子量代谢谱的影响,探索其对新生儿肠道的保护作用方式。方法:新生SD大鼠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EC组和NEC+DSLNT组,大鼠均采用特殊配方奶人工喂养,NEC组和NEC+DSLNT组以3次/d的频率进行缺氧(950 mL/L氮气,10 min)/冷刺激(4 ℃,10 min)、连续3 d诱导新生大鼠NEC模型,NEC+DSLNT组在特殊配方奶中添加300 μmol/L DSLNT。造模72 h时处死所有存活大鼠,采集回结肠部位肠内容物进行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组合型四级杆Orbitrap质谱仪(UHPLC-QE-MS)的非靶向代谢组检测,末端回肠行苏木精-伊红染色。代谢组数据用SIMCA 14.1软件进行多元变量统计分析。以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模型的变量投影重要度(VIP)值>1和 t检验中 P<0.05筛选两两比较的组间差异代谢物。 结果:DSLNT降低NEC发生率和NEC大鼠回肠组织病理学评分[3.0(2.0,3.0)分比1.0(1.0,2.0)分, P<0.01],并可有效抑制炎症浸润。基于UHPLC-QE-MS代谢组检测结果建立的OPLS-DA模型能较好地对NEC组和对照组、NEC+DSLNT组和NEC组实现分离。NEC组和对照组之间有64个差异代谢物(OPLS-DA模型的VIP值>1且 P<0.05),包括二十二碳六烯酸(+288.0%, P=0.028)、黄嘌呤(+372.1%, P=0.007)、L-精氨酸(+233.1%, P=0.027)、L-亮氨酸(+232.7%, P=0.015)、N-乙酰神经氨酸(-41.6%, P=0.014)等,这些代谢物可映射到34条不同的代谢通路,其中精氨酸生物合成、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6条代谢通路为NEC主要扰动的代谢通路。NEC+DSLNT组与NEC组之间存在15种差异代谢物,包括D-甘露糖(-73.5%, P=0.032)、黄嘌呤(-63.4%, P=0.008)、亚油酸(+137.9%, P=0.047)、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278.2%, P=0.005)等,这些差异代谢物可映射到7条代谢通路,其中亚油酸代谢为DSLNT主要影响的差异代谢通路。两种比对策略中重合的差异代谢物数量为8个,其在NEC中的变化趋势在DSLNT给药组中均出现显著逆转。 结论:DSLNT能显著缓解缺氧/冷刺激造成的新生大鼠NEC病理损伤,该保护作用与其改善NEC造成的肠内容物代谢谱偏移、调节亚油酸代谢通路有关。DSLNT的早期预防性补充对维护新生儿肠道稳态、预防NEC病理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代谢组学;人乳寡糖;双唾液酸乳糖-N-四糖
作者姓名:
张雯婷;闫竞宇;壮文军;姜春红;屠文娟
作者机构:
南通大学附属常州儿童医院药学部,常州 21300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析化学分离科学重点实验室,大连 116023;南通大学附属常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常州 213003;南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院,南通 226000
引用格式:
[1]张雯婷;闫竞宇;壮文军;姜春红;屠文娟-.双唾液酸乳糖-N-四糖改善肠道代谢微环境稳态抑制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理进程)[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05):371-376
A类:
DSLNT,NEC+DSLNT,+288,+372,+233,+232,+137,+278
B类:
唾液酸,酸乳,乳糖,肠道代谢,微环境,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理进程,肠道内容物,低分子量,代谢谱,新生儿,作用方式,配方奶,人工喂养,氮气,冷刺激,处死,回结肠,肠内,超高效液相色谱,组合型,四级,Orbitrap,质谱仪,UHPLC,QE,非靶向代谢组,回肠,苏木,木精,伊红,SIMCA,多元变量统计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变量投影,重要度,VIP,差异代谢物,组织病理学,抑制炎症,二十二碳六烯酸,黄嘌呤,精氨酸,亮氨酸,神经氨酸,射到,生物合成,脯氨酸代谢,种差,甘露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中亚,差异代谢通路,药组,缓解缺氧,病理损伤,亚油酸代谢通路,早期预防,肠道稳态,代谢组学,人乳寡糖
AB值:
0.2388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