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单神经管超高分辨力CT影像解剖学的实验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应用超高分辨力CT(U-HRCT)观察单神经管的形态特点并进行测量,对单神经管的解剖形态再认识。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间使用U-HRCT对52例(104耳)人体头颅标本进行扫描,重组显示单神经管最佳的标准横断面和冠状面图像。观察单神经管主干和分支形态,根据转折点数量将单神经管主干分为单折点、双折点、无折点型,根据分支形态将有分支的单神经管分为分叉型、汇合型、侧支型、双侧分支型。测量单神经管主干壶腹端、折点及内耳道端的管径、夹角和各段长度。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有无分支单神经管主干管径的差异。 结果:52例(104耳)单神经管主干分为单折点型79耳、双折点型20耳及无折点型5耳。双侧形态分型相同30例(60耳),其中单折点型24例(48耳)、双折点型5例(10耳)、无折点型1例(2耳),22例(44耳)左右形态不同。单折点型单神经管壶腹端、转折点和内耳道端管径为(0.31±0.07)、(0.40±0.10)、(0.46±0.10)mm,夹角为60.5°±7.8°、120.3°±9.6°、38.3°±7.5°,壶腹侧、内耳道侧长度为(1.95±0.38)、(2.31±0.68)mm。双折点型壶腹端、近壶腹侧转折点、近内耳道侧转折点、内耳道端管径为(0.32±0.09)、(0.38±0.09)、(0.47±0.12)、(0.47±0.13)mm,角度为60.9°(57.3°,64.9°)、117.9°±12.3°、129.6°±12.4°、41.7°(32.9°,79.5°),壶腹侧、两转折点间、内耳道侧长度为(1.78±0.31)、0.96(0.80,1.15)、0.65(0.46,1.15)mm。无折点型壶腹端和内耳道端管径分别为(0.20±0.01)、(0.50±0.12)mm,与壶腹和内耳道夹角角度分别为58.4°±9.6°、46.2°±5.1°,长度为(3.61±0.32)mm。48耳存在分支,其中分叉型36耳、汇合型4耳、侧支型5耳、双侧分支型3耳。在单折点型单神经管中,无分支者转折点处管径较有分支宽( t=2.11, P=0.039);双折点型单神经管中,有无分支间各管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U-HRCT能够清晰显示单神经管,单神经管主干及分支影像所见形态多样,需重新认识其解剖形态。
文献关键词:
颞骨;单神经管;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超高分辨力
作者姓名:
赵磊;张征宇;尹红霞;赵鹏飞;吕晗;杨正汉;王振常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0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磊;张征宇;尹红霞;赵鹏飞;吕晗;杨正汉;王振常-.单神经管超高分辨力CT影像解剖学的实验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22(01):93-98
A类:
单神经管,超高分辨力
B类:
影像解剖学,HRCT,形态特点,解剖形态,再认识,头颅,横断面,冠状面,转折点,分叉,汇合,壶腹,内耳道,管径,夹角,各段,段长度,Mann,Whitney,无分,主干管,腹侧,两转,所见,重新认识,颞骨,体层摄影术,线计算
AB值:
0.12939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