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大气细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及来源对成人血液促凝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研究大气细颗粒物(PM 2.5)中多环芳烃(PAHs)组分及来源暴露对成人血液促凝性的影响。 方法:于2014年11月至2016年1月采用定群研究方法,共招募73名成年志愿者进行4次临床随访,对外周血样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可溶性P-选择素(sCD62P)和纤维蛋白原(FIB),同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外流能力(HDL-CEC)、白细胞(WBC)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进行测定。采集研究区域同期环境大气PM 2.5样品,测定18种PAHs组分的浓度,应用正定矩阵因子法进行来源解析。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通过单污染物模型、双污染物模型和分层分析研究PM 2.5中PAHs及来源暴露对血液促凝性的影响。 结果:研究对象年龄为(23.3±5.4)岁。研究期间PM 2.5中总PAHs的浓度水平为(55.29±74.99)ng/m 3,源解析提示交通来源贡献PAHs超过50%。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显示,PAHs急性暴露对血液促凝性指标水平升高有显著影响。累积暴露5 d,总PAHs每升高四分位间距(60.33 ng/m 3)浓度,sCD40L、sCD62P、FIB水平分别升高14.36%(95% CI:6.94%~22.28%)、9.33%(95% CI:1.71%~17.51%)和2.07%(95% CI:0.44%~3.74%)。sCD40L、sCD62P、FIB水平与PAHs的各来源,特别是汽油车排放、柴油车排放、燃煤在累积暴露1 d或5 d呈显著正相关。分层分析显示,污染物在斑块易损性高、HDL功能降低、炎症和氧化损伤水平高的人群中效应更强。 结论:大气PM 2.5中PAHs,特别是交通排放的PAHs颗粒物急性暴露与成人血液促凝性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在血管功能降低和全身炎症、氧化应激水平较高的成人中效应更强。
文献关键词:
空气污染;多环芳烃;凝血功能;定组研究;源解析;细颗粒物
作者姓名:
袁宁蔓;徐洪兵;刘胜聪;王洋;王童;易铁慈;陈婕;张怡;朱雨桐;李丽娟;李建平;曹军骥;黄薇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034;北京大学医学部校医院预防保健科,北京 100191;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引用格式:
[1]袁宁蔓;徐洪兵;刘胜聪;王洋;王童;易铁慈;陈婕;张怡;朱雨桐;李丽娟;李建平;曹军骥;黄薇-.大气细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及来源对成人血液促凝性的影响)[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2(07):902-911
A类:
sCD62P
B类:
大气细颗粒物,多环芳烃,人血,促凝,PM ,PAHs,定群研究,招募,临床随访,血样,sCD40L,选择素,纤维蛋白原,FIB,基质金属蛋白酶,MM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胆固醇外流,HDL,CEC,WBC,脱氧鸟苷,OHdG,正定矩阵因子,来源解析,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物模型,分层分析,浓度水平,m ,通来,累积暴露,四分,汽油车,柴油车,燃煤,斑块易损性,氧化损伤,交通排放,血管功能,氧化应激水平,空气污染,凝血功能,定组研究
AB值:
0.2764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