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在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中的应用策略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的治疗时机、剂量选择对疾病转归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呼吸科使用IVIG治疗的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临床资料。根据IVIG治疗的时间分层,分为早期应用(病程5~10 d)和晚期应用(病程11~15 d);再根据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分组,方案1组:1 g/(kg·d),共2 d;方案2组:0.4~0.5 g/(kg·d),共3~5 d,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连续变量的2组分析采用非参数
Mann-
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采用
Fisher′
s精确检验。
结果:共202例患儿入组,中位年龄为12(12,36)个月,其中128例(63.37%)为早期应用者,74例(36.63%)为晚期应用者。晚期应用患儿发热时长较早期应用患儿更长[18.00(14.00,23.25) d比11.00(9.00,14.00) d],对机械通气的需求增加(33.78%比20.31%),后遗症支气管扩张的发生率更高(9.46%比1.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对于早期应用患儿,2种剂量组在高级生命支持的需求、预后和后遗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对于晚期应用患儿,方案1组较方案2组患儿发热时间缩短[18.00(14.00,21.00) d比21.00(15.50,30.75) d],体外膜肺(ECMO)的需求率明显降低(2.13%比18.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肺部后遗症,如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的发生率在2种剂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IVIG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77%,2种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早期给予IVIG治疗对改善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的预后非常重要。对于晚期应用患儿,高剂量IVIG治疗可缩短发热时间,减少ECMO的使用。
文献关键词:
重症腺病毒肺炎;丙种球蛋白;策略;儿童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樊慧峰;陈晨;徐雪花;曾森强;印根权;黄莉;江文辉;卢根
作者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呼吸科,广州 51062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重症监护室,广州 5106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樊慧峰;陈晨;徐雪花;曾森强;印根权;黄莉;江文辉;卢根-.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在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中的应用策略)[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09):671-675
A类:
B类: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重症腺病毒肺炎,肺炎患儿,应用策略,IVIG,治疗时机,剂量选择,疾病转归,安全性评估,广州医科大学,妇女儿童,儿童医疗中心,呼吸科,早期应用,不同剂量,连续变量,非参数,Mann,Whitney,分类变量,Fisher,机械通气,需求增,后遗症,支气管扩张,高级生命支持,发热时间,体外膜肺,ECMO,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不良事件发生率,高剂量,短发
AB值:
0.219013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