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小学生户外时间对近视发生影响的队列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索户外时间对小学生近视发生的影响,并评估其在不同年级学生中的差异,为预防近视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队列研究设计,在2019年调查了江苏、上海、福建、山西、河南、湖南、甘肃、重庆、广西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 046名1~5年级小学生,现场对其近视情况进行检查,并在2020年对该群体再次进行随访,现场检测近视发生情况,并在2020年视力测量后一周内对近视相关行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
χ2检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检验户外时间与近视发生的关系。
结果:在2020年,基线时为1~5年级的小学生近视发生率为27.5%,其中,1~2年级小学生近视发生率为23.0%,3~5年级小学生近视发生率为31.7%。控制协变量后,在1~2年级小学生中,平均每天户外时间≥1 h学生近视发生风险是平均每天户外时间<1 h学生的0.76倍(95%
CI:0.62~0.93,
P=0.008);而对于3~5年级小学生,平均每天户外时间≥3 h才对近视发生有显著保护作用,其近视发生风险是平均每天户外时间<3 h学生的0.75倍(95%
CI:0.61~0.93,
P=0.007)。
结论:1~2年级小学生平均每天达到1 h户外时间可以降低近视发生率,而3~5年级小学生平均每天需达到3 h户外时间可能才会有效降低近视发生率。因此,针对不同年级小学生预防近视的户外时间推荐应有差异,年级越高,户外时间相应增加,降低其近视发生率。但同时,还要关注其他因素对近视的作用,采用综合手段防控近视的发生。
文献关键词:
近视;小学生;户外时间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钟盼亮;刘云飞;马宁;党佳佳;董彦会;陈曼曼;马涛;马莹;陈力;师嫡;宋逸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北京 10019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钟盼亮;刘云飞;马宁;党佳佳;董彦会;陈曼曼;马涛;马莹;陈力;师嫡;宋逸-.中国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小学生户外时间对近视发生影响的队列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2(07):1099-1106
A类:
B类:
直辖市,小学生,户外时间,队列研究,不同年级,预防近视,现场检测,视力,一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Cox,模型检验,协变量,发生风险,生平,综合手段
AB值:
0.14669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