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及胃窦动力在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治疗中的作用
文献摘要:
目的 应用胃肠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及胃窦动力,探讨其在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呼吸衰竭需行机械通气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9例,观察组应用超声每4~6 h进行一次ACF、ACA和MI及GRV监测.对照组经验性给予肠内营养,根据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调整肠内营养泵入速度.结果 肠内营养开始时间、达到80% 目标喂养量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 h达到80% 目标喂养量比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及胃窦动力可为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治疗方案,有助于尽早启动肠内营养,尽快达到目标喂养量.
文献关键词:
胃肠超声;胃残余量;胃窦动力;机械通气;营养治疗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何聪;王显雷;付优;赵鹤龄;杜全胜;申丽旻
作者机构:
河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石家庄市, 050051;河北省胸科医院结核三病区 石家庄市, 05004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聪;王显雷;付优;赵鹤龄;杜全胜;申丽旻-.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及胃窦动力在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2(06):661-664
A类:
胃窦动力
B类:
超声监测,胃残余量,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治疗,胃肠超声,ACF,ACA,MI,GRV,经验性,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肠内营养泵,泵入,开始时间,喂养量,时间观,呼吸衰竭患者,达到目标
AB值:
0.2184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