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的跨疾病miRNA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微小非编码RNA(microRNA, miRNA)作为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非编码小RNA,在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效应。有证据表明,精神疾病患者存在miRNAs表达失调。由于其在外周血、脑脊液中的稳定性与可定量检测性,miRNA是极具吸引力的生物标志物。本文旨在探讨精神疾病与miRNAs之间的关系以及miRNAs参与疾病发生的可能机制,重点关注3种常见的高致残、高致死性的精神障碍,即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综述从各疾病特有的失调miRNA分子到跨疾病的共同失调miRNA。本文总结了2016年至2020年相关研究积累的证据,并探究了一些显著失调的miRNA的功能以及miRNA在精神病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
文献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微小非编码RNA
作者姓名:
马燕妮;张程程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成都 610041
引用格式:
[1]马燕妮;张程程-.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的跨疾病miRNA分子标记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22(05):548-554
A类:
B类:
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分子标记,非编码,microRNA,基因表达调控,精神疾病患者,miRNAs,脑脊液,定量检测,生物标志物,疾病发生,可能机制,高致,致残,死性,精神障碍,精神病学
AB值:
0.228359
相似文献
精神分裂症生物标志物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朱梦圆;陈庆;李丹;王梦霞;王仁宇;朱雨昕;金伟峰;陈姝子;李萍;李振华;马佩俊;刘帅;高琼;娄小燕;胥杰;朱莉莉;赵玲;梁康怡;陈京红;程训佳;董珂;郭晓奎;李擎天;史云;孙隽钰;许华斌;林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检验科,上海 20003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100;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微生物教研室,上海 20003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全球健康学院,上海 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检验系,上海 200025;美国希望之城医学中心贝克曼研究所,加利福尼亚州 91010;伦敦国王学院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院,伦敦 WC2R 2LS;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六安 23700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