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围堰拆除后的区域水动力环境恢复作用研究
文献摘要:
滨海湿地是近海生物重要栖息繁殖地和鸟类迁徙中转站,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的生态服务功能,是支持人类长期经济繁荣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研究选取珠海填海区,对围堰假设拆除情况下的区域水文动力条件改善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假设部分围堰拆除后,纳潮面积和纳潮量增大,导致潮汐通道流速变大,距离口门越近流速变化越大.项目附近潮汐通道深槽内最小幅度为-100 m/s,东大堤口门增大幅度最大为57 cm/s.围堰拆除对附近东大堤内侧区域范围海域水动力影响较大,东大堤外侧7 m范围内的水动力条件也得到较大改善;围堰拆除打通潮汐通道恢复滨海湿地约279 hm2,水动力环境改善对于增大东大堤内侧咸淡水交汇湿地生境具有较大作用.
文献关键词:
围堰拆除;修复恢复;作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翠萍;杨毅;王金华;贾后磊;吴玲玲;黄华梅
作者机构:
国家海洋局南海海洋规划与环境研究院,广东广州510300;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海口 516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翠萍;杨毅;王金华;贾后磊;吴玲玲;黄华梅-.围堰拆除后的区域水动力环境恢复作用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22(05):48-54
A类:
修复恢复
B类:
围堰拆除,水动力环境,环境恢复,恢复作用,滨海湿地,近海,海生物,栖息,繁殖地,鸟类迁徙,中转站,生态服务功能,经济繁荣,社会可持续发展,珠海,填海区,数值模拟分析,纳潮量,潮汐通道,口门,流速变化,深槽,槽内,小幅度,东大,大堤,近东,堤内,区域范围,海域,动力影响,堤外,水动力条件,hm2,环境改善,大东,咸淡水,湿地生境
AB值:
0.3679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