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台风过程影响下的滨海湿地物理变量观测及湿地系统响应
文献摘要:
如何研究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影响下的湿地系统响应过程,进而提出有效的生态完整性维护和管理方案,对关键区域的湿地管理及生态安全维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于2021年9月"灿都"台风期间在南汇东滩南岸设置水动力观测点,采集表层沉积物、测量滩面高程并用无人机获得植被影像,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探讨了台风过程影响下的南汇东滩水动力、滩面沉积变化与植被分布面积响应.结果表明:台风中,观测点近底层平均流速为0.23 m/s,植被边缘平均有效波高和波能是台风前后的1.54倍和2.14倍,近底层1 m的滩面出现"高悬沙浓度层"(>10 g/L)且存在时长为8.13 h.台风后高程低于4 m的稀疏海三棱藨草和互花米草滩面侵蚀0~4.8 cm,高程高于4 m的茂盛互花米草和芦苇滩面淤积0~14.7 cm;研究区植被分布面积共减少1827.67 m2,减少量占台风前植被总量的1.63%,其中侵蚀滩面植被分布面积减少31.9%,淤积滩面减少68.1%.对台风过程影响后的湿地管理,可以总结为:(1)湿地在台风过程后滩面基本表现为明显的侵蚀、淤积区域共存的特征;(2)对高程低于4 m的侵蚀滩面,建议确定植被适宜生长的高程,结合台风过程冲淤变化通过"微生物膜"和植被斑块移植的方法消浪、固滩和促淤,加速湿地在台风过程影响后的修复.
文献关键词:
台风;滨海湿地;水动力;沉积;响应过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高如;龚国宁;张生乐;高美华;张伯伦;马煜曦;何培民;方淑波
作者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上海高校水域环境生态工程研究中心,上海201306;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高如;龚国宁;张生乐;高美华;张伯伦;马煜曦;何培民;方淑波-.台风过程影响下的滨海湿地物理变量观测及湿地系统响应)[J].海洋学报(中文版),2022(12):116-125
A类:
滩面高程
B类:
滨海湿地,地物,湿地系统,系统响应,极端天气事件,事件影响,响应过程,生态完整性,管理方案,关键区域,湿地管理,生态安全,安全维护,护具,台风期间,南汇,汇东,东滩,南岸,水动力,观测点,表层沉积物,ArcGIS,空间分析,植被分布,分布面积,平均流速,有效波高,波能,高悬,悬沙浓度,海三棱藨草,互花米草,草滩,茂盛,芦苇,淤积,结为,本表,定植,冲淤变化,生物膜,斑块,消浪
AB值:
0.33461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