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纵隔及腹腔恶性淋巴结的超声内镜声像图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预测纵隔及腹腔恶性淋巴结的声像图特征,以期为精准施行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guided fine-needle aspiraiton,EUS-FNA)提供更多依据。方法:2016年9月—2021年2月间,因纵隔或腹腔淋巴结肿大,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行内镜超声检查,经EUS-FNA病理和(或)外科手术病理及至少6个月随访明确淋巴结良恶性质的83例连续病例纳入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最终诊断结果分为恶性淋巴结组(
n=56)和良性淋巴结组(
n=27),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超声内镜下恶性淋巴结声像图特征方面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组间比较
P<0.10的指标有淋巴结短轴长度、短长轴长度比、形态构成、边界是否清晰、淋巴门是否消失、回声是否均一、生长方式构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短轴长度>10 mm(
P=0.021,
OR=9.751,95%
CI:1.407~57.573)、边界清晰(
P=0.009,
OR=20.587,95%
CI:2.149~197.251)、淋巴门消失(
P=0.019,
OR=28.502,95%
CI:1.725~470.864)、簇状聚集生长方式(
P=0.004,
OR=45.539,95%
CI:3.429~604.822)、部分融合生长方式(
P=0.004,
OR=50.012,95%
CI:3.497~715.266)是超声内镜预测纵隔及腹腔恶性淋巴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内镜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纵隔及腹腔良恶性淋巴结,超声内镜下淋巴结具有短轴长度>10 mm、边界清晰、淋巴门消失、簇状聚集或部分融合生长方式的特征时提示恶性可能性大,应优先行EUS-FNA。
文献关键词:
淋巴结;恶性淋巴结;纵隔及腹腔;内镜超声检查;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奕蕊;朱建伟;胡端敏;杨琳;吴伟;徐丽明;徐龙江;程桂莲
作者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苏州 215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奕蕊;朱建伟;胡端敏;杨琳;吴伟;徐丽明;徐龙江;程桂莲-.纵隔及腹腔恶性淋巴结的超声内镜声像图特征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2(04):307-312
A类:
纵隔及腹腔,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aspiraiton,内镜超声检查
B类:
恶性淋巴结,超声内镜,声像图特征,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guided,fine,needle,EUS,FNA,淋巴结肿大,苏州大学,消化科,外科手术,手术病理,及至,良恶性质,病例对照研究,诊断结果,回归分析方法,内镜下,标有,轴长,短长,长轴,长度比,形态构成,回声,均一
AB值:
0.14119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