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大兴安岭秋季冻结期土壤水热变化对多年冻土泥炭地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文献摘要:
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是影响可溶性有机碳(DOC)变化的重要因素.然而,多年冻土泥炭地土壤DOC变化对秋季冻结期土壤水热变化的响应尚不明确.本研究选取大兴安岭3种多年冻土泥炭地[小叶章泥炭地(CP)、兴安落叶松-泥炭藓泥炭地(LP)、白毛羊胡子苔草泥炭地(EP)]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野外原位试验探究秋季冻结期土壤水热变化对多年冻土泥炭地土壤DOC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季冻结期土壤DOC含量表现为EP>CP>LP,平均含量分别为83.99、45.75和43.13 mg·L-1.在秋季冻结前期3种类型多年冻土泥炭地土壤DOC含量均呈波动下降趋势,中、后期CP,LP 土壤DOC变化较平缓.在秋季冻结前期,CP整体土壤DOC含量随浅层土壤温度的降低而减少;在后期CP浅层和整体土壤DOC含量随浅层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秋季冻结中期,LP浅层土壤温度升高和含水量的减少,降低了土壤DOC含量;LP整体土壤DOC的变化随着浅层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在秋季冻结后期,EP深层和整体土壤DOC含量随深层含水量增加而增加.在整个秋季冻结期,LP浅层土壤DOC主要受地表温度驱动,深层土壤DOC则主要受深层含水量的影响;整体土壤DOC则受地表温度影响较大.研究表明秋季冻结期多年冻土泥炭地土壤水热变化驱动土壤DOC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为多年冻土区碳循环和"双碳"背景下的碳排放研究提供基础科学数据.
文献关键词:
大兴安岭;多年冻土;泥炭地;秋季冻结期;可溶性有机碳(DOC);土壤水热
作者姓名:
孙超峰;宋立全;臧淑英;焦亚青;鲁博权
作者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寒区地理环境监测与空间信息服务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25;黑龙江省寒区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超峰;宋立全;臧淑英;焦亚青;鲁博权-.大兴安岭秋季冻结期土壤水热变化对多年冻土泥炭地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J].冰川冻土,2022(02):402-414
A类:
秋季冻结期,多年冻土泥炭地
B类:
大兴安岭,土壤水热,水热变化,可溶性有机碳,土壤温度,DOC,小叶章,CP,兴安落叶松,泥炭藓,LP,白毛,胡子,苔草,EP,原位试验,试验探究,土壤含水量,地表温度,深层土壤,温度影响,动土,多年冻土区,碳循环,基础科学,科学数据
AB值:
0.1261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