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亚热带13种树种幼苗叶片和细根可溶性有机碳的数量特征和结构特征
文献摘要:
植物叶片和细根输入的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是森林生态系统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重要作用.以中亚热带13种典型树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幼苗叶片和细根(0-1 mm和1-2 mm)的碳氮含量,淋溶产生的DOC浓度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特征,分析不同树种和不同器官之间DOC的数量特征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浙江桂在叶片和细根(0-1 mm和1-2 mm)的总碳含量上最高,竹柏在叶片和0-1 mm细根的总碳含量上最低,观光木在1-2 mm细根的总碳含量上最低.花榈木和罗汉松在叶片的总氮含量上分别为最高和最低,木荚红豆和观光木分别在0-1 mm和1-2 mm细根的总氮含量上最高,冬青在细根(0-1 mm和1-2 mm)的总氮含量上最低.(2)刨花楠、闽楠和浙江桂等樟科树种在叶片淋溶产生的DOC浓度上最高,而罗汉松和和竹柏等罗汉松科树种在叶片淋溶产生的DOC浓度上最低;花榈木和木荚红豆等红豆属树种在细根(0-1 mm和1-2 mm)淋溶产生的DOC浓度上最高;刨花楠、闽楠和浙江桂等樟科树种在细根(0-1 mm和1-2 mm)淋溶产生的DOC浓度上最低.(3)红外光谱显示,13种树种叶片和细根淋溶产生DOC的红外光谱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有6个吸收峰和1个透射峰.浙江桂叶片淋溶产生的DOC在各个波段的吸收率上最高,冬青叶片最低;红豆杉细根(0-1 mm和1-2 mm)淋溶产生的DOC在各个波段的吸收率上最高,木荚红豆0-1 mm细根淋溶产生的DOC在各个波段吸收率上最低,丝栗栲1-2 mm细根淋溶产生的DOC在各个波段吸收率上最低.研究表明在植物生物多样性较高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和器官类型在调节DOC的数量特征和结构特征上起重要作用,相关研究应充分考虑到不同材料之间的差异性.气候变化下树种分布、降雨强度与频率的改变,将强烈影响森林中可溶性有机碳的数量与组成,从而影响到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活动与养分循环.因此,通过比较不同树种的叶片与细根产生的DOC数量与组成结构上的差异,为完善和补充气候变化下亚热带常绿天然林碳循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关键词:
中亚热带;叶片;细根;可溶性有机碳;傅里叶红外光谱
作者姓名:
唐玉祥;王全成;陈娟;时应贵;熊德成;胥超;陈仕东;杨智杰
作者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 350007;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站,三明 365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唐玉祥;王全成;陈娟;时应贵;熊德成;胥超;陈仕东;杨智杰-.中亚热带13种树种幼苗叶片和细根可溶性有机碳的数量特征和结构特征)[J].生态学报,2022(12):4882-4891
A类:
丝栗栲
B类:
中亚热带,种树,幼苗,细根,可溶性有机碳,数量特征,植物叶片,Dissolved,organic,carbon,DOC,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典型树种,碳氮含量,淋溶,傅里叶红外光谱,红外光谱特征,不同树种,不同器官,总碳,碳含量,观光木,花榈木,罗汉松,总氮含量,木荚红豆,冬青,刨花楠,闽楠,樟科,松科,吸收峰,桂叶,波段,吸收率,青叶,红豆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上起,不同材料,下树,树种分布,降雨强度,林中,亚热带森林土壤,森林土壤微生物,微生物活动,养分循环,组成结构,充气,天然林
AB值:
0.24041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