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类器官芯片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文献摘要:
相比于2D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类器官更能够重现来源器官的关键结构和功能特征,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运用.类器官芯片结合了类器官培养腔、微流控等多种功能单元,不仅可以根据研究者对靶器官的认知来设计仿生结构,模拟人体靶器官的复杂性;而且能控制并检测类器官所处微环境的变化,具有高通量和高灵敏度的特点.对类器官芯片的组成元件以及类器官芯片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包括生物发育模型及疾病模型构建、药物研发、免疫评价等方面进行概述,并根据类器官芯片在目前研究应用中的不足进行讨论及展望,旨在为研究疾病或生物发育机理以及临床前研究提供有力的策略.
文献关键词:
类器官芯片;微流控;药物筛选;模型构建;免疫评价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冯晓莹;孟倩;陈巍;余磊;黄卫人
作者机构: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医学合成生物学临床应用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深圳 518036;汕头大学医学院 汕头 515041;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深圳 51805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冯晓莹;孟倩;陈巍;余磊;黄卫人-.类器官芯片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22(01):112-118
A类:
免疫评价
B类:
类器官芯片,医学研究,2D,细胞模型,动物模型,够重,结构和功能,功能特征,生物医学领域,类器官培养,微流控,多种功能,功能单元,对靶,靶器官,仿生结构,拟人,微环境,高灵敏度,疾病模型,药物研发,研究应用,临床前研究,药物筛选
AB值:
0.2635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