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的肢体肌肉萎缩趋势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患儿的四肢肌肉萎缩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方法:纳入2020年6月到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患儿(2~14岁)22例,测量并记录患儿每周四肢围度变化,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2次四肢围度测量的变化趋势,并校正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和入院诊断疾病协变量,计算校正的β值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随着PICU住院天数增加,第二次测量患儿的四组肢体围度较第一次均有下降趋势.校正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和入院诊断疾病类型等因素后,PICU患儿四肢围度随时间延长有显著下降(P<0.001).结论:患儿四肢围度的变化可以用于辅助判断肌肉萎缩程度,对早期发现肌肉萎缩并进行康复介入有临床应用价值.
文献关键词:
肌肉萎缩;重症监护;早期康复;肢体围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昊;秦妍;陈伟明;许业涛;陈逍天;王素娟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110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上海 20110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上海 2011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昊;秦妍;陈伟明;许业涛;陈逍天;王素娟-.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的肢体肌肉萎缩趋势观察)[J].上海医药,2022(02):22-25,59
A类:
B类:
儿科重症监护室,肌肉萎缩,PICU,四肢,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周四,线性混合模型,围度测量,体质指数,协变量,可信区间,住院天数,四组,肢体围度,疾病类型,早期发现,缩并,临床应用价值,早期康复
AB值:
0.2535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