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研究垂盆草治疗急性肝损伤的分子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垂盆草中的黄酮类与氰苷类物质治疗急性肝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数据库筛选出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用网络药理学构建相互作用网络,通过拓扑分析筛选核心靶点,构建PPI网络,通过GO与KEGG富集分析寻找与垂盆草中的黄酮类和氰苷类物质治疗急性肝损伤的相关信号通路,最后经由分子对接与MM-GBSA计算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自由能.结果 得到了72个潜在作用的急性肝损伤靶点和涉及120条信号通路(以KEGG为例),发现垂盆草潜在作用的关键基因靶点为MMP9、PARP1、MCL1.结论 初步验证了垂盆草主要活性成分中的黄酮类和氰苷类能与潜在作用靶标发生相互作用,揭示了垂盆草治疗急性肝损伤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为后续深入验证其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文献关键词:
垂盆草;黄酮类;氰苷类;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急性肝损伤;富集分析;拓扑分析
作者姓名:
魏海云;杜星锴;何俊;王宇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0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魏海云;杜星锴;何俊;王宇-.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研究垂盆草治疗急性肝损伤的分子机制)[J].华西药学杂志,2022(02):149-154
A类:
氰苷类
B类:
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对接研究,垂盆草,急性肝损伤,黄酮类,类物质,相互作用网络,拓扑分析,核心靶点,PPI,富集分析,GBSA,结合自由能,潜在作用,关键基因,基因靶点,MMP9,PARP1,MCL1,主要活性成分,靶标,多靶点,多通路
AB值:
0.2208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