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1993—2018年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35岁成人中心型肥胖变化趋势及其人口学和社会经济学影响因素
文献摘要:
[背景]近年来,我国居民饮食习惯和生活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心型肥胖患病率的不断攀升成为了主要的公共卫生难题之一.[目的]分析1993—2018年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35岁成年人腰围分布变化及中心型肥胖流行趋势,并探讨其人口学和社会经济学因素差异,为进一步探索病因和采取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93—2018年共9轮随访调查数据为基础,选择其中18~35岁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剔除人口学信息缺失及体格测量数据异常的观测后,共纳入16008个观测对象.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428—2013《成人体重判定》的中心型肥胖诊断标准.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腰围水平的变化;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中心型肥胖患病率的变化趋势;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全人群中心型肥胖的影响因素;分别对2018年不同人群的腰围水平和中心型肥胖患病率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1993—2018年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18~35岁成人腰围及中心型肥胖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P<0.05),中心型肥胖率男性从4.40%增至35.49%(P趋势<0.001),女性从6.33%增至18.31%(P趋势<0.001),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14%、2.5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5~35岁男性(OR=1.285,95%CI:1.066~1.550)和女性(OR=1.558,95%CI:1.234~1.967)患中心型肥胖的危险性高于对照组18~24岁人群;城乡、地理位置和经济地带与男性中心型肥胖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城市男性患中心型肥胖的危险性较农村男性高39.5%(OR=1.395,95%CI:1.169~1.165),南方男性患中心型肥胖的危险性较北方男性低37.9%(OR=0.621,95%CI:0.519~0.744),西部经济地带男性患中心型肥胖的危险性较中部低27.1%(OR=0.729,95%CI:0.567~0.937),而东部经济地带男性患中心型肥胖的危险性较中部高21.8%(OR=1.218,95%CI:1.017~1.459).女性中未发现城乡、地理位置与中心型肥胖存在关联,仅西部经济地带女性患中心型肥胖的危险性较中部低32.4%(OR=0.676,95%CI:0.515~0.886);随着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增高,女性患中心型肥胖的危险性降低,中(OR=0.749,95%CI:0.600~0.934)、高收入(OR=0.684,95%CI:0.542~0.864)女性患中心型肥胖的危险性低于对照组低收入女性.在全人群中,体重指数(BMI)水平越高伴随中心型肥胖的危险性越高,男性中超重、肥胖人群伴随中心型肥胖的可能性分别为体重正常人群的12.207(95%CI:10.228~14.568)和150.418(95%CI:111.186~203.492)倍;女性中分别为9.014(95%CI:7.446~10.912)和88.215(95%CI:61.411~126.717)倍.[结论]1993—2018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18~35岁成人腰围水平和中心型肥胖患病率逐年上升,其中男性的中心型肥胖形式更为严峻.性别、年龄、经济地带及BMI水平是中心型肥胖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加强青年人群中心型肥胖的早期筛查和干预,降低人群健康风险.
文献关键词:
中心型肥胖;腰围;成人;人口学;社会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思婷;张继国;贾小芳;姜红如;王柳森;王惠君;张兵;王志宏
作者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北京 1000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思婷;张继国;贾小芳;姜红如;王柳森;王惠君;张兵;王志宏-.1993—2018年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35岁成人中心型肥胖变化趋势及其人口学和社会经济学影响因素)[J].环境与职业医学,2022(03):323-330
A类:
B类:
直辖市,中心型肥胖,人口学,社会经济学,饮食习惯,生活行为方式,患病率,升成,腰围,流行趋势,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随访调查,信息缺失,测量数据,数据异常,卫生行业标准,WS,肥胖诊断,诊断标准,秩相关分析,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检验分析,logistic,不同人群,差异性比较,肥胖率,增至,年均增长率,多因素分析,西部经济,存在关联,家庭人均年收入,收入水平,低收入,体重指数,中超,超重,胖人,正常人,中男,青年人群,早期筛查,人群健康,健康风险
AB值:
0.2126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