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电针心经腧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Akt/mTOR通路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对急性心肌缺血(AMI)大鼠心肌组织自噬相关通路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影响,探讨电针对AMI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冠状动脉左旋前降支结扎法建立AMI模型.电针组电针"神门"通里",每次20 min,每日1次,共7d.记录各组大鼠在造模前、造模后、治疗后30 min和7d的心电图并分析ST段电位.治疗7d后,取心尖左心室肌组织HE染色并观察局部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Akt、磷酸化Akt(p-Akt)、mTOR、磷酸化mTOR(p-mTOR)表达水平,并计算各组p-Akt/Akt、p-mTOR/mTOR比值.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和电针组心电图ST段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30 min,电针组心电图ST段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1);治疗7d后,电针组心电图ST段较模型组升高(P<0.05).假手术组心尖区域心肌纤维排列整齐致密,结构完整,电镜观察显示线粒体结构完整,自噬小体较少;模型组心尖区域出现心肌纤维结构破坏、肌浆凝聚、心肌细胞肥大等病理改变,电镜观察显示线粒体损伤,自噬小体数量较多;电针组心尖区域组织病变程度较模型组减轻,电镜观察显示线粒体损伤程度较模型组减轻,自噬小体数量减少.3组大鼠心肌组织Akt、mTOR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p-Akt、p-mTOR水平及p-Akt/Akt、p-mTOR/mTOR均较假手术组下降(P<0.01);电针组p-Akt、p-mTOR水平及p-Akt/Akt、p-mTOR/mTOR均较模型组升高(P<0.01).结论:电针大鼠"神门""通里"可能通过激活AMI大鼠心肌细胞Akt/mTOR通路抑制过度自噬,从而发挥对AMI的治疗作用.
文献关键词:
电针;急性心肌缺血;细胞自噬
作者姓名:
吴立斌;张帆;余情;王敏君;蒋志明;赵丽娜;王洁;蔡荣林;吴子建;胡玲
作者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合肥230038;针灸基础与技术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8;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合肥23003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立斌;张帆;余情;王敏君;蒋志明;赵丽娜;王洁;蔡荣林;吴子建;胡玲-.电针心经腧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Akt/mTOR通路的影响)[J].针刺研究,2022(02):121-128
A类:
B类:
电针,心经,腧穴,急性心肌缺血,Akt,mTOR,AMI,心肌组织,相关通路,通路蛋白,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治疗作用,假手,冠状动脉,左旋,前降支,结扎,神门,7d,心电图,ST,取心,心尖,左心室,HE,病理变化,透射电镜,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蛋白免疫印迹法,磷酸化,心肌纤维,整齐,线粒体结构,自噬小体,纤维结构,结构破坏,心肌细胞肥大,病理改变,线粒体损伤,区域组织,组织病变,病变程度,大鼠心肌细胞,细胞自噬
AB值:
0.21806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