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L形截面螺旋微流道中微粒的惯性聚焦特性
文献摘要:
研制了一种L形截面螺旋微流道结构的惯性微流控芯片,并基于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的方法研究了粒径6μm的聚苯乙烯粒子在微流道中的惯性聚焦效应.通过分析粒子运动轨迹的荧光图谱和对应的荧光强度曲线,发现随着粒子溶液体积流量增加至200 μL/min及以上时,绝大部分粒子逐渐聚焦至微流道内壁面附近的平衡位置,形成宽约18 μm的粒子聚焦带.此外,发现该微流道存在800 μL/min的体积流量阈值,当粒子溶液体积流量超过阈值时,部分粒子会聚焦至靠近微流道中心处的平衡位置,从而形成另一束宽约9 μm的粒子聚焦带.进一步研究粒子的双聚焦平衡位置沿螺旋微流道长度的变化规律,发现起初两束粒子聚焦带分别位于内外两侧矩形微流道中,此后会随运动距离的增加逐渐变窄,并向微流道内侧迁移,尤其当粒子运动至流道第8圈时,外侧矩形微流道的粒子将被内侧强二次流漩涡逐步拖拽至内侧微流道中,并被束缚于内壁面附近.上述研究结论可为深入研究复杂结构微流道中粒子的惯性聚焦机理提供重要参考.
文献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螺旋微流道;L形截面;惯性聚焦效应;聚苯乙烯粒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尧;张鑫杰;朱行杰;陈亚伟;韩帅
作者机构:
河海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江苏常州 2130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尧;张鑫杰;朱行杰;陈亚伟;韩帅-.L形截面螺旋微流道中微粒的惯性聚焦特性)[J].微纳电子技术,2022(11):1184-1190,1210
A类:
螺旋微流道,惯性聚焦,聚苯乙烯粒子,惯性聚焦效应,粒子聚焦
B类:
微粒,流道结构,微流控芯片,实验测试,粒子运动轨迹,荧光强度,强度曲线,体积流量,绝大部分,内壁,壁面,平衡位置,子会,会聚,一束,束宽,双聚焦,焦平,道长,起初,两束,后会,运动距离,变窄,二次流漩涡,拖拽,复杂结构
AB值:
0.1957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