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代谢组学探讨前额叶皮质参与针刺抗心肌缺血的相关分子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从代谢组学的角度研究电针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前额叶皮质代谢物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急性心肌缺血的中枢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6只.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电针组电针心经"神门"-"通里"段,每次30 min,每日1次,连续3 d.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含量;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各组大鼠前额叶皮质的代谢物进行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线性判别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心肌纤维断裂明显,血清IM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心肌纤维排列较为整齐,心肌纤维断裂减少,血清IMA含量显著降低(P<0.01).差异代谢物分析显示,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有18个差异代谢物;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有48个差异代谢物.其中电针逆转了植物鞘胺醇、二氢鞘胺醇及乙酰谷酰胺3个差异代谢物的水平.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电针逆转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于鞘脂类代谢.结论:前额叶皮质参与针刺抗心肌缺血的分子机制可能与电针调控鞘脂类代谢物有关.
文献关键词:
电针;急性心肌缺血;前额叶皮质;代谢组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欣;吴生兵;左海燕;王堃;朱超;阮静茹;曾思远;葛明星;崔帅;周美启
作者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合肥 230038;安徽中医药大学科研技术中心,合肥 230038;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合肥 230038;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亳州中医药研究所,安徽亳州 2368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欣;吴生兵;左海燕;王堃;朱超;阮静茹;曾思远;葛明星;崔帅;周美启-.基于代谢组学探讨前额叶皮质参与针刺抗心肌缺血的相关分子机制)[J].针刺研究,2022(11):962-968
A类:
B类:
代谢组学,前额叶皮质,针刺,抗心肌缺血,急性心肌缺血,电针治疗,中枢机制,假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心经,神门,HE,染色法,心肌组织,病理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大鼠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联用技术,偏最小二乘,线性判别分析,代谢通路,通路富集分析,心肌纤维,纤维断裂,整齐,差异代谢物分析,乙酰谷酰胺,鞘脂类,脂类代谢
AB值:
0.18273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