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针刺治疗对原发性痛经患者脑功能连接强度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探讨针刺对原发性痛经(PDM)患者脑部功能活动的影响,为针刺治疗PDM的中枢机制提供可视化证据.方法:将42例P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21例,脱落2例,剔除3例).观察组予针刺三阴交、关元,于月经来潮前5~7 d开始治疗,每天1次至月经来潮为止,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基于rs-fMRI技术,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联合全脑功能连接强度(FCS)和功能连接(FC)分析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脑区,并分析其功能连接改变与观察组患者VAS、CMSS评分改善值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CM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CMSS-持续时间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VAS、CMS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右侧中扣带皮层和左侧楔叶FCS增高,左侧顶下小叶FCS降低,对照组左侧眶额叶FCS增高;观察组较对照组FCS增高的脑区为左侧前脑岛(AI).以左侧AI为种子点进行FC分析,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与左侧AI功能连接增高的脑区有颞下回、右侧海马,与左侧AI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有枕中叶、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观察组治疗后左侧AI-右侧海马脑功能连接与CMSS-严重程度评分改善值(r=0.385,P<0.05)及CMSS-持续时间评分改善值(r=0.510,P<0.05)呈正相关,左侧AI-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与CMSS-严重程度评分改善值呈负相关(r=-0.373,P<0.05).结论:AI可能是针刺治疗PDM的重点脑区,针刺可能通过加强AI-边缘系统和AI-控制网络的功能连接改善痛经及其伴随症状.
文献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针刺;功能连接强度;功能连接;脑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玲;郭小丽;余思奕;魏微;申治富;赵光利;王亚楠;李艾嘉;杨洁
作者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四川成都 61007;川北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学院,四川成都 610075;四川省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都 6100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玲;郭小丽;余思奕;魏微;申治富;赵光利;王亚楠;李艾嘉;杨洁-.针刺治疗对原发性痛经患者脑功能连接强度的影响)[J].中国针灸,2022(08):863-870
A类:
B类:
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脑功能连接,功能连接强度,于静,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PDM,脑部,功能活动,中枢机制,三阴交,关元,来潮,月经周期,后视,视觉模拟量表,VAS,Cox,痛经症状,CMSS,全脑,FCS,方法比较,脑区,皮层,顶下,小叶,眶额叶,前脑,脑岛,种子点,后观,下回,海马,中叶,背外侧前额叶皮质,严重程度评分,边缘系统,控制网络,伴随症状
AB值:
0.2242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