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从划定历程与属性特征正确认识生态保护红线内涵
文献摘要:
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也是我国生态文明改革的重大举措.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实施以来,因其创新了生态保护模式与制度,得到了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当前对生态保护红线的理解仍不够深入,一定程度影响了红线的落地应用及其成效发挥.为此,本文梳理了生态保护红线从理论起源到实践落地的演变历程,阐述了生态保护红线的科学内涵与时代释义,分析了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要求,明确提出生态保护红线既要严格管控,又要适度利用.生态保护红线不是无人区,而是生态安全的底线、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基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最终目的.未来生态保护红线可考虑从拓展生态保护红线内涵、优化生态廊道识别技术、完善优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保护成效的可持续性、加强国际推广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
文献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安全;经济社会性;政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琨;邹长新;张怡;刘晓曼;高吉喜
作者机构: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42;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北京100012;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北京10009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琨;邹长新;张怡;刘晓曼;高吉喜-.从划定历程与属性特征正确认识生态保护红线内涵)[J].生物多样性,2022(04):1-7
A类:
经济社会性
B类:
划定,属性特征,生态保护红线,国家生态安全,大举,保护模式,国内和国际,落地应用,理论起源,演变历程,科学内涵,释义,管控要求,无人区,国土空间格局,空间格局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区域可持续发展,来生,可考,生态廊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保护成效,国际推广
AB值:
0.2523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