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三线"约束下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文献摘要:
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作为全球碳循环研究的基础,与土地利用变化密切相关.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红线(简称"三线")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能较好地约束土地利用,进而对碳储量造成影响.以武汉城市圈为例,采用Markov-FLUS耦合模型模拟"三线"约束下的土地利用变化情景,并运用InVEST模型定量研究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00-2015年武汉城市圈耕地、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分别减少了 1267.582、112.703、24.896、42.14 km2,建设用地和水域分别增加了 1092.282 km2和355.039 km2.2035年"三线"约束情景下耕地减少面积小于自然发展情景,林地实现了增长,新增建设用地被引导至城镇开发边界红线内聚集.②2000-2015年武汉城市圈总碳储量呈连续递减势态,其中武汉市碳储量减少量最大."三线"约束情景下碳储量和地均碳密度下降幅度明显变小,武汉市碳储量减少量仅为自然发展情景的44.89%.③耕地-建设用地之间的转换是引起碳储量剧烈变化的主要原因,土地利用强度与碳储量呈显著负相关,较低强度带的碳储量最高.因此,"三线"约束下的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能合理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减缓碳储量的损失,对区域国土空间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关键词:
"三线"约束;土地利用变化;碳储量;武汉城市圈;FLUS模型
作者姓名:
张斌;李璐;夏秋月;董捷
作者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武汉4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斌;李璐;夏秋月;董捷-."三线"约束下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生态学报,2022(06):2265-2280
A类:
B类:
三线,下土,土地利用变化,武汉城市圈,陆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碳储量,全球碳循环,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红线,国土空间规划,造成影响,Markov,FLUS,耦合模型,模型模拟,InVEST,定量研究,不同情景,林地,草地,km2,水域,自然发展,发展情景,新增建设用地,地被,内聚,总碳,势态,武汉市,碳密度,土地利用强度,低强度,功能空间,区域国土,国土空间优化
AB值:
0.2278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