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浣熊贝氏蛔虫核糖体基因和线粒体基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浣熊贝氏蛔虫(Baylisascaris procyonis)核糖体基因和线粒体基因的特征及其与其他贝氏蛔虫的系统进化关系.方法 从昆明动物园1头病死的浣熊肠道收集浣熊贝氏蛔虫成虫,形态学初步鉴定后挑取20条(雌虫、雄虫各10条)进行形态特征测量和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浣熊贝氏蛔虫DNA,PCR扩增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cox1)、cox2、cox3、细胞色素氧化酶b(cytb)、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亚基1(nadl)、tRN A-nad2-tRN A和nad5,测序后与GenBank中的序列进行BLAST比对,使用MEGA X软件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分析,采用最大似然法分别构建基于ITS、cox1和cox2序列的系统进化树.结果 浣熊贝氏蛔虫成虫呈乳白色,雌、雄虫大小分别为(9.15~14.50)cm×(0.20~0.32)cm和(6.45~8.70)cm x(0.15~0.20)cm,雄虫尾端有交合刺.浣熊贝氏蛔虫的8个遗传标志均被成功测序并提交至 GenBank,分别为 ITS(MZ092850~MZ092855)、coxl(MZ164969)、cox2(MZ172987)、cox3(MZ172988)、cytb(MZ172982~MZ172986)、nadl(MZ172989)、nad5(MZ172981)和 tRNA-nad2-tRNA(MZ172980)序列与GenBank中已有的浣熊贝氏蛔虫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8.6%~100%、98.5%~99.5%、99.4%~99.7%、98.3%、98.8%~99.0%、98.2%、97.8%和 99.2%;与 GenBank 中已有的柱状贝氏蛔虫 ITS、cox1、cox2 和 tRNA-nad2-tRNA 序列的相似度分别为 98.6%~100%、99.2%~100%、99.4%~100%和 99.6%~99.9%.SNP 位点分析结果发现,ITS、coxl、cox2和tRNA-nad2-tRNA与GenBank中已有的浣熊贝氏蛔虫和柱状贝氏蛔虫相应序列分别有8、28、7和12个SNP位点,但这些位点并不能对这2个物种进行有效区分;新测序的ITS序列中包含有7~9个GA串联重复序列,其中7和8个GA串联重复为本研究发现.在基于ITS、cox1和cox2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上,浣熊贝氏蛔虫和柱状贝氏蛔虫均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该分支中不同地理来源的浣熊贝氏蛔虫和柱状贝氏蛔虫完全聚合在一起,且该分支与德氏贝氏蛔虫聚合在一起.结论 浣熊贝氏蛔虫的标记序列、SNP位点特征与柱状贝氏蛔虫均高度相似,基于系统进化分析不能有效区分浣熊贝氏蛔虫和柱状贝氏蛔虫.
文献关键词:
浣熊;浣熊贝氏蛔虫;核糖体和线粒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系统发育
作者姓名:
韦开文;曾红霞;何牧;胡俊杰
作者机构: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明650000;昆明动物园,昆明650000;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云南省高原山地生态与退化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昆明650000
引用格式:
[1]韦开文;曾红霞;何牧;胡俊杰-.浣熊贝氏蛔虫核糖体基因和线粒体基因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05):594-602
A类:
浣熊贝氏蛔虫,Baylisascaris,procyonis,nadl,tRN,MZ092850,MZ092855,coxl,MZ164969,MZ172987,MZ172988,MZ172982,MZ172986,MZ172989,MZ172981,MZ172980,核糖体和线粒体基因
B类:
核糖体基因,基因分析,进化关系,动物园,成虫,分子生物学研究,试剂盒,内转录间隔区,ITS,亚基,cox1,cox2,cox3,细胞色素氧化酶,cytb,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2,nad5,GenBank,BLAST,MEGA,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最大似然法,系统进化树,乳白色,尾端,交合刺,传标,提交,tRNA,柱状,串联重复序列,树上,地理来源,合在一起,点特征,系统进化分析,系统发育
AB值:
0.155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