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卡托普利试验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中的价值及适宜切点的再评价
文献摘要:
目的:对卡托普利试验(CCT)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诊断中的价值及适宜切点进行再评价。方法:回顾性纳入所有完成了筛查、CCT和氟氢可的松试验(FST)的PA高危患者,利用随机数法从单侧PA患者中随机抽样,使纳入分析的单侧PA在PA中的比例达35%,基于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醛固酮浓度(PAC)和肾素浓度,以FST作为PA的诊断标准,构建CCT诊断P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CCT的诊断价值和适宜切点。结果:纳入PA共400例,原发性高血压(EH)143例。CCT后PAC 的ROC曲线下面积(AUC ROC)为0.86(0.83,0.89),显著高于CCT后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ARR)及试验前后PAC抑制率的AUC ROC[0.78(0.74,0.82),0.62(0.56,0.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以CCT后PAC 110 ng/L作为PA的诊断切点时,敏感度为73.25%,特异度为79.02%。分别联合ARR和PAC抑制率并未提高CCT后PAC的诊断效能( P>0.05)。 结论:CCT是较好的PA确诊试验,推荐立位、50 mg CCT后2h PAC 110 ng/L为适宜诊断切点。
文献关键词:
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卡托普利试验;敏感性与特异性
作者姓名:
罗燕;何文雯;程庆丰;杨淑敏;杜志鹏;梅玫;徐智新;胡金波;王看然;何一帆;李启富;宋颖
作者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重庆 4000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罗燕;何文雯;程庆丰;杨淑敏;杜志鹏;梅玫;徐智新;胡金波;王看然;何一帆;李启富;宋颖-.卡托普利试验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中的价值及适宜切点的再评价)[J].中华内科杂志,2022(01):60-65
A类:
B类:
卡托普利试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切点,再评价,CCT,可的松,FST,高危患者,随机抽样,化学发光法,血浆醛固酮,PAC,诊断标准,受试者工作特征,诊断价值,原发性高血压,EH,AUC ,肾素浓度比值,ARR,验前,抑制率,诊断效能,确诊试验,立位,2h,敏感性与特异性
AB值:
0.2409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