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新型皮肤牵张器治疗跟骨骨折术后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的疗效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新型皮肤牵张器治疗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1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全军骨科中心收治的9例闭合性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19~61岁,平均42.6岁;初次内固定手术至本次手术间隔时间14~75 d,平均47.3 d。其中术后伤口脂肪液化伴裂开1例,伤口皮肤坏死2例,伤口感染6例;伤口常规扩创后形成类梭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面积为5.0 cm×2.0 cm~7.0 cm×3.5 cm,且所有患者创面Pinch试验均阳性。于创面两侧缘各置入1枚直径为2.0的克氏针,安装新型皮肤牵张器,术中根据创面两侧软组织条件,可急性闭合5 mm左右(宽度),术后每天调整牵张器的螺纹杆以逐渐缩小创面,创缘靠拢后无张力缝合。记录创面牵张过程中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创面靠拢时间、牵张速度、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末次随访时创面瘢痕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结果:9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2.5个月。所有患者创面均获得顺利闭合,创面靠拢(至缝合时)时间8~15 d,平均12.1 d;牵张速度为1~3 mm/d,平均2 mm/d;创面完全愈合时间(至拆线时)22~30 d,平均26.8 d,牵张期间VAS评分为3~7分,平均为4.9分;VSS评分2~7分,平均为4.1分;无术口感染复发、皮肤再坏死及需再手术患者。结论:新型皮肤牵张器治疗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各种原因导致的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是一种有效的创面原位修复器械;建议操作时设定牵张速度为平均2 mm/d,患者耐受性好。
文献关键词:
跟骨;骨折;感染;创面修复;皮肤牵张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卫;罗德庆;肖棋;杨文清;郭志民;张聪;丁真奇
作者机构:
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骨科医院,漳州 36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卫;罗德庆;肖棋;杨文清;郭志民;张聪;丁真奇-.新型皮肤牵张器治疗跟骨骨折术后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的疗效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2(07):629-633
A类:
B类:
皮肤牵张器,骨折术后,骨外露,疗效分析,骨折内固定术,固定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厦门大学,全军,骨科,闭合性跟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手术间隔时间,脂肪液化,裂开,皮肤坏死,伤口感染,Pinch,置入,克氏针,螺纹,创缘,靠拢,无张力,缝合,视觉模拟,VAS,创面愈合时间,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得顺,全愈,拆线,感染复发,再手术,手术患者,原位修复,修复器,耐受性,创面修复
AB值:
0.2220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