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加工和热处理工艺对TA18钛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文献摘要:
针对高强TA18钛合金管材制备对组织细小均匀棒坯的需求,利用金相显微镜及EBSD测试技术研究了经精锻和热轧两种工艺加工后直径为40 mm的TA18钛合金棒材α相的微观组织差异、织构差异及力学性能变化,后续对棒材分别进行了 700℃、1.5h和800℃、1.5 h的退火处理,分析了热处理对TA18钛合金棒材α相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A18合金经过精锻和热轧工艺后均可以得到均匀的显微组织,棒材的边部和心部具有相同的织构类型,α晶粒表现出明显的集中取向,呈现出<10-10>丝织构,精锻后合金的力学性能与轧制后基本一致.退火处理后,合金的晶粒尺寸和分布仍相对均匀,各部位的织构类型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但是织构强度有所减弱.且经过800℃、1.5 h的退火处理后的精锻棒材,其边部和心部的显微组织更为均匀.
文献关键词:
TA18钛合金;微观组织;织构;热处理;力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霍思含;邱建科;李雕峰;张志强;赵宇爽;吕逍;张慧博
作者机构:
沈阳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59;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师昌绪先进材料创新中心,辽宁沈阳110016;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广东珠海519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霍思含;邱建科;李雕峰;张志强;赵宇爽;吕逍;张慧博-.加工和热处理工艺对TA18钛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钢铁钒钛,2022(06):89-99
A类:
B类:
热处理工艺,TA18,合金组织,组织和性能,钛合金管材,细小,金相显微镜,EBSD,测试技术,精锻,工艺加工,工后,棒材,微观组织,组织差异,性能变化,5h,退火处理,热轧工艺,显微组织,心部,丝织构,轧制,晶粒尺寸
AB值:
0.2881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