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严重产后出血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血浆与红细胞输注比值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严重产后出血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血浆与红细胞的输注比值,以便制定产科DIC患者的输血方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产科分娩时因严重产后出血致DIC并成功救治的产妇共82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抢救DIC患者期间输注成分血时血浆/红细胞比值范围(0.4~2.0),按照0.4的比值间隔将纳入对象分为1组:0.4~0.8(中位数0.7,n=13);2组:>0.8~1.2(中位数1.O,n=30);3组:>1.2~1.6(中位数1.3,n=30);4组:>1.6~2.0(中位数1.8,n=9);收集4组产妇的一般情况、分娩方式、救治过程中行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及手术的例数等资料,以及临床自产后出血起每1~2h测定1次至病情稳定时的血常规与凝血功能指标;收集并对比4组产妇的24 h出血量、DIC期间及整个救治过程中悬浮红细胞(简称悬红)、新鲜冰冻血浆(FFP)、单采血小板、冷沉淀及纤维蛋白原输注量的记录;应用局部加权回归(Lowess)法分析FFP/悬红比值与DIC持续时间的非线性关联,对比4组产妇DIC持续时间.结果 1)DIC患者输注的血浆/悬红比值=1.8时,DIC持续时间最短(326.15 min);4 组产妇 DIC 持续时间(min)依次为:505.21±259.53、435.67±307.18、420.93±259.43、247.86±215.77(P<0.05).2)4 组 DIC 产妇在输血后 2.9~13.9 h,凝血指标 PT(s)、INR、APTT(s)、Fib(g/L)均逐渐恢复,尤以第4组(FFP/悬红比值中位数1.8)的变化在PT、INR、Fib最为明显,分别为4.3、2.9、5 h(P<0.05).结论 产后DIC患者抢救应尽早输注血浆,所输注的血浆/悬红比值升高且在达到1.8左右时有利于患者凝血功能尽快恢复.
文献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严重产后出血;成分输血比率;血浆;悬浮红细胞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贾瑞喆;俞兆儿;姚丹;高明明;虞项;丁虹娟
作者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江苏南京210004;南京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贾瑞喆;俞兆儿;姚丹;高明明;虞项;丁虹娟-.严重产后出血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血浆与红细胞输注比值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22(07):708-712
A类:
成分输血比率
B类:
严重产后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红细胞输注,DIC,定产,输血方案,本院,产科分娩,分娩时,产妇,中位数,分娩方式,中行,子宫动脉,动脉灌注,灌注栓塞,栓塞术,自产,2h,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出血量,悬浮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FFP,单采血小板,冷沉淀,纤维蛋白原,局部加权回归,Lowess,非线性关联,时间最短,凝血指标,INR,APTT,Fib,尤以,患者抢救,救应,尽快恢复
AB值:
0.28620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