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阿帕替尼对宫颈癌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β2-微球蛋白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及预后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究阿帕替尼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0月华中科技大学医院收治的8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顺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帕替尼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血清SCCA、β2-MG、NSE表达、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6.36%)显著高于对照组(6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 SCCA、β2-MG 及 NSE 表达水平[对照组(11.05±1.27)ng/L、(289.47±106.21)ng/ml、(28.45±10.16)pg/ml,观察组(11.01±1.18)ng/L、(288.98±106.14)ng/ml、(28.16±9.79)pg/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53、0.022及0.136,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CCA、β2-MG及NSE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两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51.587、7.027及10.679,对照组t=44.355、5.670及6.969,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1.56±0.29)ng/L、(169.49±38.16)ng/ml、(12.07±2.01)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52±0.12)ng/L、(192.26±40.63)ng/ml、(17.56±2.05)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290、2.710 及 12.684,均 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2.27%)和不良反应发生率(2.2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3.64%,15.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880、4.950,均P<0.05).结论 阿帕替尼可有效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从而达到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预后的目的.
文献关键词:
阿帕替尼;宫颈癌;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β2-微球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作者姓名:
张继东;胡娟;张世应;孙绪举
作者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医院药剂科,湖北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医院外科,湖北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药剂科,湖北武汉43007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继东;胡娟;张世应;孙绪举-.阿帕替尼对宫颈癌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β2-微球蛋白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2(07):1181-1184
A类:
B类:
阿帕替尼,宫颈癌患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微球蛋白,白血,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CCA,MG,NSE,月华,华中科技大学,大学医院,顺铂注射液,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x2,ml,pg,前后比,不良反应发生率,宫颈癌细胞,细胞的增殖
AB值:
0.1461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